祥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去年我赴西安旅行,友人盛情款待,让我品尝了与岐山紧密相关的岐山臊子面和西凤酒。据传,“凤鸣于岐,翔于雍”的典故,正是源自于此。

在探究“鹤鸣九皋”的古老故事时,我的思绪不禁飘回了“凤鸣岐山”的传说。这两个故事都与西周时期紧密相连,象征着周人的兴盛与繁荣。岐山,作为宝鸡市下辖的一个县,更是被誉为青铜之乡。而这里,也是历史上的西岐,是周人的发祥地。

据岐山县的介绍,“游历于此,我是岐山,字为周原”。在我的旅行经历中,我只曾踏足宝鸡,尚未有机会探访岐山的真容。

凤凰,作为吉祥的象征,雄性为凤,雌性为凰。在一般的辞书中,凤凰被解释为只有在天下有德之时才会出现的神鸟。古代的周人,更是将凤凰尊为他们心中的神鸟。

凤鸣岐山的典故,源自《诗经·大雅·卷阿》。传说在周朝兴盛之前,有一对凤凰听闻了周文王姬昌的德才兼备和贤政,便飞临岐山鸣叫,成为周朝兴盛的吉兆。这一典故也常以凤来比喻周文王。

《凤凰于飞》这首歌,由刘欢创作并演唱,是电视剧《甄嬛传》的片尾曲。而“凤凰于飞”也是一句成语,同样出自《诗经·大雅·卷阿》。歌曲和成语都蕴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在《诗经》的篇章中,凤凰的形象被赋予了更多的诗意。“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集爰止”,描绘了凤凰飞翔、羽毛绚烂的场景。“蔼蔼王多吉士,维君子使,媚于天子”和“蔼蔼王多吉人,维君子命,媚于庶人”,则展现了王者的威仪和君子的美德。

根据《竹书纪年》的记载,“文王梦月映身,又有鷟鸑在岐山鸣叫。凤鸣岐山,预示着周室的兴盛。”这一记载进一步证明了岐山与周朝的深厚渊源。

值得一提的是,岐山、洛阳和曲阜这三个地方,因周公姬旦而紧密相连。周公曾协助周武王灭商,代周成王摄政,为巩固周王室的“制礼作乐”,建立了一整套的典章制度。孔子作为儒家的圣人,一生对周公非常仰慕。

周公姬旦不仅在上有着杰出的贡献,他还曾在河南三门峡陕州区的陕塬上立下“分陕石”,以此石为界,界石以西称“陕西”,以东称“中原”。岐山不仅见证了周朝的兴起,也见证了一个杰出人物的谢幕,如诸葛亮的客死他乡。

西安之行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岐山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每一次的旅行都是一次与历史的对话,让我更加敬畏和珍惜我们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