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作文的评语写什么
□李子轩(云南师范大学)
近年来,网络舆情中频繁出现有关部分教师师德缺失的事件,师生关系已然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一。或学生的现象,一直是网民热议的话题。教育工作者在履行教书育人职责时,应当以德为先。此次事件中,该教师不仅未尽到立德树人的神圣职责,更是对美德的。教师的言行举止,对于学生来说,具有深远的示范作用。
教育并非着眼于过去或现在,而是专注于未来。这位教师用“全班最差”等言语来打击学生,显然违背了学生身心发展的普遍规律。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教师应以包容的心态对待学生的错误,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发展的引导者。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具有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师应看到不同学生的闪光点,因材施教。
有观点认为,这位教师的批评虽然言辞过激,但也是出于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我们不应将教师的情绪宣泄合理化,更不应以此为借口对学生的侮辱进行辩护。2020年,《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中明确规定,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得有或以性、侮辱性的言行侵犯学生人格尊严等行为。
该教师在微信群中公开传播带有侮辱性评语的图片,这无疑是对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打击,可能导致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和厌学情绪。“你是孤儿吗?”这样的言辞更是对学生家长的羞辱,严重损害了家校关系。我们应倡导尊师重道的良好风尚,但此类有违师德、师风不正的行为,无疑会削弱家校双方的互信。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教师队伍中不乏像张桂梅这样的时代楷模,以及韦思浩这样的最美拾荒老人。他们以德立身、以德立教,真正做到了无问西东。育人者必先育己,方能避免成为美德的者。
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深刻反思此次事件所反映的问题。我们应该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尊重、关爱、包容的教育环境,为学生的成长提供良好的教育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