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课机构老师自我介绍


还记得高中时老师常说的“大学自由”吗?

——“到了大学你们就自由了!”

这句话在别的大学是否成真,小编无法确定。但如果你努力考上清华大学,那么恭喜你,从本学期开始,你将很可能实现体育锻炼的自由!

本学期起,清华大学将每天专门留出一节课的时间,鼓励全校师生参与体育锻炼。第五大节(17:05-18:40)将原则上不排课,最大程度地把一天中的“黄金时段”留给体育活动。那么,“原则上”是什么意思呢?校方解释道,除非实在无法安排其他课程,否则不会轻易占用第五大节课的时间。

据了,解本学期该时段排课量同比减少了74%,上课学生数同比下降了86.1%。这意味着拥有第五大节课的清华本科生仅占本科生总数的不到2%。换句话说,如果你没课还不去锻炼,那你可就成了那些“特殊同学”了!

那么,有了时间,该去哪里运动呢?答案是:清华拥有总面积近23万平方米的室内外体育场馆场地等你选择!包括北体育馆乒乓球馆、网球馆、壁球馆,还有冰上运动中心、健身中心、康复中心等等。无论是足球场、篮球场,还是台球厅、羽毛球区域、游泳馆,应有尽有。

有了场地还不够,技术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的。自2017年起,清华开始设置“体育助教”制度。这是一群热爱并擅长体育运动的普通学生,他们在体育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设计课程方案,向各院系低年级本科生提供集体锻炼辅导。本学期,学校还进行了体育助教的选拔,助教队伍进一步壮大。

不仅如此,为了让同学们觉得花时间运动是有意义的,各体育类学生社团、体育代表队还持续举办面向全校的体育技能培训和体验活动。目前,清华大学拥有近60个体育类学生社团。从4月7日开始,催人锻炼的校园广播也将每日上线:“同学们,体育锻炼时间到了!无体育,不清华。让我们走出教室,走出宿舍,在体育锻炼中保持体魄,争取至少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这段广播的内容承载着清华的体育传统。早在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每天下午四点半,清华园里都会响起这样的广播。那时的广播一响,大家便踊跃地来到操场锻炼身体。这个传统至今仍在延续。清华的体育传统源远流长,早在建校之初便以德、智、体“三育并重”闻名。历经百年发展,学校的体育传统与教育理念不断焕发新活力。

面对如今年轻人身体健康和运动习惯成为受关注的社会议题,“让年轻一代在运动中强意志、健身心”被写入工作报告。多地中小学开始探索“一天一节体育课”模式。而大学作为引导青年人心理成年和初步社会化的关键阶段,肩负着帮助学生培养和巩固良好运动习惯的重要任务。毕竟,健康的体魄和生活习惯能让人在人生的“马拉松”中受益良久。从这个意义上讲,清华的做法值得点赞!

无论你是否能考上清华,都希望你能重视运动,锻炼身体。小编也希望至少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相信正在阅读文章的你也不例外。那么,下午五点一到,我们一起关机、锁门、去锻炼吧!相信在体育的锻炼中我们可以保持身体健康、工作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