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静物步骤及画法
素描旅程的篇章
关于画素描的进程,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做法。有的步骤细致到六七个阶段,有的则简化至两三个步骤,更有的人无序创作,以自由之心任意而为。正因为每个人对素描的感悟与认知存在差异,导致所采纳的步骤大相径庭。从中可以看出,虽然步骤的多样性存在,但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达到预期的画面效果。对于初学者而言,遵循一定的步骤是至关重要的,否则可能会无从下手。在长期的绘画实践中,我将自己的素描过程总结为三个主要步骤,并借鉴了建筑构造的原理来解释这一过程。
第一步:构造框架与基础构建
此步可视为艺术创作的基石。要诀为“全盘考量、以线定形、笔法精准、方形优于圆形”。使用铅笔时,通常选择3至4B的适中硬度的铅笔。在此过程中,需注意的比例、及结构等问题。常见的误区是仅关注局部形态而忽视了整体的构图布局。在普遍情况下,画面布局宜薄天厚地、左右平衡,将画面中心与重心交点作为画心。
附注:
形状的整体构想:确定物体的高低左右连线。
物体雏形:明确物体的高、低、左、右位置及大小。
具体形态:包括结构线、明暗交界线、投影线以及衬布的形状等细节。
观察与比较是准确打形的关键。为避免依赖直觉和错觉,应合理使用辅助线。如水平线定高低,垂直线定宽窄以及关联线确定相互之间的关系。
第二步:布置基础色调
此步为主观性操作的重要阶段。口诀为“全局视角、大胆笔触、明暗分明、色调层次分明”。需注意素描关系及色调的处理。铅笔的使用应从软到硬逐渐过渡。应注意虚实、空间、对比及整体感等问题。常见的绘画问题包括过于灰暗、花哨、脏乱及浮于表面等。这一步主要是解决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是提高绘画速度的关键阶段。
第三步:深入描绘与调整
这是主客观结合的最终步骤。口诀为“全面审视、局部细琢、精细描绘、视觉突出”。在这一步中,需要关注画面的生动性、传神度和视觉效果。铅笔的使用以2B及以下为主。需注意空间感、虚实关系、光感及质感等问题。常见的问题是画面缺乏整体感和节奏感。这一步主要是为了突出画面的艺术效果和美感,强调画什么就要像什么,还原物体的本质并赋予其生命力。
每一步都需细心认真,多看少画,视觉中心,这样画面的效果自然会显现出来。希望这些步骤和技巧能帮助你在素描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图示(图1、图2、图3、图4)作为各步骤的辅助说明,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实践素描的这三个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