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第二季1到12期


诠释声音的艺术魅力是传递字句,而人们则将生命的魅力化作篇章。这样的交融汇通,便是《朗读者》的魅力所在。

2017年,电视台的文化类节目《朗读者》初次亮相荧屏,就赢得了观众的热烈喜爱。随着配套的朗读亭在全国多地出现,人们排起了长队,只为了能有机会朗读三分钟。

在2018年的5月5日,《朗读者》第二季即将在一套综合频道每周六晚与观众见面。节目以朗诵名人名篇为媒介,旨在让人们感受文学的力量,为快节奏的生活带来心灵的宁静与慰藉。

这档节目的制作人、总导演、主持人依旧由董卿担任。在4月26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她详细介绍了第二季的四大变化:

其一,嘉宾的多样性更加丰富。除了科学家、企业家、文化艺术大家等常见嘉宾外,还将有更多意想不到的人物出现,展示更多元领域的丰富性、稀缺性和代表性。据悉,姚明、李彦宏、贾平凹、余华、潘建伟等知名人士都将登上本季舞台,分享他们的人生故事并演绎美文。

其二,读本的选择更加广泛。观众将看到物理学家选择文言文,也将看到中小学课本里的《故乡》。除了畅销书,还将有相对严肃的文学作品出现在节目中。

其三,话题的涵盖面更加宽广。本季将继续每期设定一个主题词,不仅延续第一季的温情话题,还将涉及环境保护、器官捐献等全社会乃至全球关注的话题。

其四,读者的呈现方式将更加多元化。本季节目将突破传统的舞美定式,不仅在舞台进行朗读,还将尝试跨时空朗读,让朗读成为无时无刻无处不在的存在。

作为《朗读者》的线下活动,朗读亭也在积极推进。4月23日,复旦大学校园里出现了朗读亭,引起了学生们的热烈反响。其中,郑小妹老师特地从安徽淮南请假过来,朗读了父亲遗物中的一封信,表达了对父亲的怀念。而研究生陈少鹏则选读了朱湘的《少年歌》,希望把这首诗送给支教时的孩子们,传递少年的欢乐与光明。保密管理专业的大一新生张曦予也参加了活动,她为了纪念已故诗人洛夫,选读了他的诗歌《烟之外》。

朗读亭的活动还将陆续在全国12座城市展开,包括北京、广州、深圳等城市。这样的活动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感受文学的平台,也为社会传播了正能量,弘扬了主旋律。

《朗读者》第二季将继续以朗读为媒介,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和丰富的嘉宾内容,让文学的力量渗透到每个人的生活中,为社会带来更多的正能量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