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倦怠的三个特征是
解析
职业疲劳是每一个在长时间的工作压力下,因缺乏应对资源和应对能力而进入的身心耗竭状态。它的出现往往有三方面表现:
一是情绪上的衰竭。此症状表现为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疲惫感,极度的疲劳、失去工作的热情,以及情绪的大幅度波动等,皆属于此种现象的表现。
二是人际关系的退化。简而言之,这即是个人在工作中有意或无意地与自己工作对象或他人之间拉开距离,呈现出冷漠与忽视的态度,教师往往表现出消极和否定的态度情感,对学生产生了负面的情感距离。
三是个人成就感低落。个人对自己的评价趋于消极,认为自己的工作毫无意义,自身价值也被贬低。
材料分析:
周老师作为高一(5)班的数学老师,充分认识到了学生们的个体差异。对于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鼓励他们阅读相关书籍和完成高难度的习题。对于其他学生,她则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布置了不同难度的习题。在课堂教学中,周老师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创设情境、多媒体教学和小组讨论等,旨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导他们深入思考问题。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周老师总是耐心地给予辅导和引导。周老师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获取了知识,还很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周老师的教学策略分析:
周老师在教学中贯彻了多个重要的教学原则。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别差异进行教学,这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她通过创设情境和运用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形成清晰表象,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这符合直观性原则。她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积极探索,这体现了启发性原则。她给学生布置的题目难易程度不同,考虑了学生的接受能力,这符合量力性原则。
周老师的教学方式不仅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智慧,也体现了因材施教、直观性、启发性和量力性等教学原则的实际运用。
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
针对一位学生来信所述的问题,许老师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帮助学生:
许老师需要认识到这位同学的问题是自我效能感过低。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完成某项活动的主观判断。针对这一问题,许老师可以设置难度适当的题目,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经验,从而提高其自我效能感。
许老师可以提供正面的替代。通过展示与该同学能力相当的人在类似活动中的成功经验,来提高其自我效能感。
许老师还可以进行积极的言语劝说,引导学生相信自己具有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关注并帮助学生调整负面情绪,进行正面情绪的唤醒也是十分重要的。许老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恰当的归因,避免过度进行能力归因而产生的习得性无助。
许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以帮助其提高自我效能感,从而改善学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