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四十三回主要内容概括
新的一回章节标题为“乐融融庆生筹金日,情难断祭香土中时”。本章节继续描绘了荣国府的日常生活,情节发展更显生动。
刘姥姥离开荣国府后,贾母似乎仍沉浸在她带来的欢乐之中。这种欢乐不仅给贾母带来了愉悦,还给了她新的灵感——为阿凤筹备生日的庆祝活动。
“我们也仿效小家子,众人合力筹金,不管数额多少,都是为这场庆典增光添彩,你说好不热闹?”
很明显,贾母的这一想法受到了刘姥姥的启发。在贾母的号召下,大家纷纷响应,热闹地开始筹金。
众丫头和婆子见贾母高兴,也都感到高兴。贾母是贾府的晴雨表,她的情绪影响着整个贾府的氛围。在欢乐之中,也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辛酸。
有些底层的仆人需要拿这笔钱来贴补家用,但她们却不得不拿出自己的积蓄来取乐。正如公司管理层要求员工送礼一样,虽然标准不低,但很少有人真心愿意这样做。
王熙凤更是不会体谅这些人的心情,她点名贾政的两位姨娘来参与这场庆典。她的这种行为引起了赵姨娘和尤氏的不满。
尤氏对王熙凤的行为表示不满,她心疼那些处境不好的人。而赵姨娘虽然不讨喜,但她顾念娘家,这种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
王熙凤的做法正应了《道德经》中的那句话:“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她的行为是在本就生活艰难的人来满足自己的玩乐。
二人在筹备庆典的宝玉却悄悄离开人群,带着茗烟到水仙庵祭奠金钏。这一天也是金钏的生日,可见宝玉内心对金钏之死一直心怀愧疚。
红楼两条主线之一的宝玉成长线中,金钏之死是一个重要的节点。虽然王夫人对宝玉有所责备,但并没有对他进行深入的教导。宝玉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并开始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
对比贾政对宝玉的严厉教育,宝玉却死不悔改,这说明打骂对于宝玉来说并不是有效的教育方式。而宝玉也不是没心没肺之人,只是需要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方式。
回头再看这一章回,作者将“攒金庆寿”与“撮土为香”结合在一起,寓意深刻。王熙凤的与宝玉的反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暗示了贾府的命运——非亡不可。即使不被,也会受到天谴,逃不过老天爷的法网。
这一回章节通过描绘荣国府的生活百态和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社会的冷暖。也暗示了贾府的命运和人物的成长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