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维修保养管理制度


设备设施安全管控体系指引

为有效消除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潜在风险,保障公司资产及员工的人身安全,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必须遵循“安全先行,预防为主”的核心理念。需坚持设备与生产全过程的系统化管控模式,并不断更新改造,提升安全技术的水平。

一、责任分工

(一)安全管理员的职责

安全管理员需负责生产设施的申购、台账管理、检维修审核、拆除与报废的全面监管;参与新改扩工程的验收工作;并对生产设施的安全管理进行日常检查与监督。

(二)总经理的职责

总经理需对生产设备设施的申购、检维修及拆除与报废等重要决策进行审批。

(三)操作工的日常工作

操作人员需每日对其负责的机器进行日常保养,确保机器的正常运行,并在生产过程中及时排除设备故障。

二、工作规程详述

(一)设备设施的选购流程

1. 在选购设备设施时,必须坚持“安全至上”的原则,确保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既能保障自身安全又能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

2. 安全管理员需根据企业生产的特点和工艺要求,广泛收集国内外行业信息(包括技术水准、设备安全可靠性、价格、售后服务等),并提出初步意见,经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二)设备设施使用前的准备工作

1. 设备资料需完善归档,依据使用说明和安装调试人员的培训内容制定安全操作规程。

2. 明确设备维护保养的责任人,确保每台设备都有专人负责。

3. 安装必要的安全防护装置,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4. 对员工进行培训,内容涵盖设备原理、操作方法、安全注意事项及维护保养知识等,经考核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三)设备设施使用中的监管措施

1. 严格执行《设备与设施安全管理制度》,由安全管理员具体负责落实。

2. 操作人员需每日对所使用的机器进行日常保养,及时排除故障。

3. 安全管理员需负责检查实施日常维护保养工作的情况。

4. 预检预修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转、避免的有效措施。安全管理员需根据设备状况和使用寿命,预先制定出安全检修周期和内容,由专人负责实施,确保设备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四)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制度

1. 设备运行与维护需坚持“专人负责,共同管理”的原则,精心维护,保证设备安全。如负责人调离,需立即指定新人接替。

2. 操作人员需做到:

(1)自觉爱护设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违规操作;

(2)确保管线、阀门无渗漏现象;

(3)按照要求定期为设备加注润滑油,防止过度磨损;

(4)定期更换设备、进行强制保养,保持技术状况良好;

(5)建立设备保养记录卡,详细记录设备的运行、维护、养护情况;

(6)保持设备及周围环境的清洁,确保场所窗明地净、环境卫生良好。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旨在构建一个全面、系统的设备设施安全管理体系,确保公司设备的正常运行,保障员工和企业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