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多情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全文
【山东文艺广播】
文章作者:综合
在古典诗歌的海洋中,诗篇如星河般浩渺无垠。仅《全唐诗》收录的诗歌就高达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学习起来自然难以全面掌握。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被我们广泛传唱,尽管我们并不清楚其上下文。
如唐代王贞白的《白鹿洞》中的“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宋代黄庭坚的《竹枝词》里的“鬼门关外情谊重,四海之内皆兄弟”;以及清代慈禧的《祝母寿》中所述的“竭尽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你是否只记得其中的后一句呢?由于名句繁多,有时也会出现混淆的情况,即将不同诗歌中的诗句错误地组合在一起。
谈及《花月痕》的第十五回诗篇,此诗由清代魏秀仁所著。
诗篇中的“多情自古空余恨”是何下句?许多人看到这个问题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此恨绵绵无绝期”。但实则,“此恨绵绵无绝期”是唐代白居易《长恨歌》中的诗句,而《花月痕》的原句另有其意。
首联“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意指古往今来多情之人甚多,然而深陷情网者往往因情生恨。就如的美好梦境一般,多情的爱情往往容易醒来。相信大多数人对这两句诗的意境都有所感触。
颔联“岂是拈花难解脱,可怜飞絮太飘零”,描述了多情之人易感伤春怜花,难以从情感中解脱出来,而深陷其中的他们害怕失去后如飞絮般随风飘零。诗人通过“落花”和“飞絮”进一步描绘了爱情的缥缈与易逝。
颈联“香巢乍结鸳鸯社,新句犹书翡翠屏”讲述的是两个人不久前还如鸳鸯般恩爱,共同书写着美好的诗句,但转眼间人却要面临离别。诗人虽未明说离别原因,但离别在即,情感已生变化。
尾联“不为别离已肠断,泪痕也满旧衫青”描绘了离别的场景。在离别之前,人们已因离别而心碎,泪水早已湿透了衣衫。这首诗至此结束,总体来看,最引人深思的便是那两句“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
编辑:李珊珊
夜幕降临,我们在51听《诗词鉴赏》与您共赴诗词的盛宴。让我们在吟唱诗词中陶冶情操,感受古人的智慧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