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心得体会800字


为人篇:

88. 南方智慧之言

孔子曰:“南国有句古语:‘人若无恒心,则不能成巫医。’其言甚善。”此乃《周易》所载:“德无常操,则有时蒙受羞辱。”孔子又言:“无恒者,不占而已。”

译文:

南方流传着一句话,其大意是“人若无恒心,便不适合成为巫医这类职业。”此言极富智慧。在《周易》中也有所提及,若德行不能持久如一,则可能遭受羞辱。而孔子的观点则强调,缺乏恒心的人不必过多占卜,实则劝勉人们持之以恒。

感悟:

世间万事皆需有恒心方能长久。就像骏马虽能一跃而出,但若要行千里则需坚持不懈;而那看似缓慢的驽马,若能持之以恒驾车前行,其功绩亦不可小觑。持之以恒的精神是人的伟大之处,它不仅塑造了人,更彰显了人的优秀品质。那些能够坚持不懈的人,往往都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坚韧的毅力以及吃苦耐劳的品质。拥有这些特质的人,无论面对何种事情都能始终如一,善始善终。

89. 乡里之评说

子贡问曰:“乡里众人皆称赞他,此人如何?”子答曰:“不可轻信。”再问:“乡里众人都厌恶他,此人如何?”子再答曰:“亦不可轻信。”最好是乡里德高望重之人赞许他,而那些品行不佳之人则厌恶他。

译文:

子贡曾问及乡里众人对此人的评价,但孔子告诫他不可轻信。同样地,当问及乡里众人对此人的反感时,也不能轻易下结论。最可靠的评价应来自于乡里品德高尚之人的肯定与否定的意见。

感悟:

要了解一个人或其风格,最好的办法是亲自接触并了解。长时间相处才能更清楚地了解一个人的品行德性。切勿仅凭他人的议论就形成第一印象。网络上的许多言论往往因断章取义而误导公众,导致对事件或人物的和谩骂。我们应该学会分辨真相与假象,避免盲人摸象般只凭片面的了解就对整体作出判断。

君子篇:

30. 君子的和谐之道

孔子言:“君子和谐而不盲从,小人盲从而不能和谐。”

译文:

孔子说:“君子在追求和谐的同时保持自己的独立思想,不盲目附和别人;而小人虽然表面上与人保持一致,却难以达到真正的和谐。”

感悟:

人与人之间相处就是求同存异的过程。能够相互理解、尊重并保持自身思想独立的人更容易和谐相处。这其实也是价值观、人生观相近的人容易成为朋友的原因。在婚姻匹配中,所谓的“门当户对”不仅仅是家世背景的匹配,更是价值观、人生观的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