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汤寡水的高级说法


文/原创作者

昔日物资贫瘠的时代,谈及餐桌上的丰盛,常常是种遥不可及的奢望。就连食用油都显得尤为珍贵,有时仅以南瓜叶子在锅底一抹便算作一顿餐食。

有一句生动形象的描述,道出了那时炒菜之风的独特——无油炒菜即为干煸。

当时,社会上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叫做“搲”油面子。在单位集体食堂,每次烧菜后总会有些许油珠浮现在洗锅的水面上。总有一些先行者会迅速地将这些油珠搲起带走,留下的是清汤寡水。这个“搲”字,形状类似舀,但在某些地方,用舀字却无法完全表达出那种急切与直接,而“搲”字则更加贴切、生动。

那些家中存有猪油的人家,总是显得格外显眼。他们豪气地谈论着吃面时搲起一瓢儿猪油的情景,让人听后不禁垂涎三尺。

除了“搲”油面子,还有一种“搲”面子的说法,那就是争面子。无论有理无理,若面子,总要想方设法地找回来。老憨就曾遭遇过这样一件“搲”面子的事情。

那次,他的妻子突发奇想,决定要开一家面馆。老憨听后大吃一惊,问她何为开面馆?妻子信心满满地解释道,只需找个店面就可以开业了。老憨虽心存疑虑,但在妻子的坚持下,最终还是同意了。

老憨说开面馆哪那么简单,但妻子一意孤行。他先是在熟人店里学了几天做面的技巧,然后租下了一家小店开始营业。生意一直不见起色不说,那天还来了一个收取的街娃儿。老憨并未将他放在眼里,反而拿起捞面的漏勺,对他大吼道:“搞清楚没有?我这里不欢迎你的!”那街娃儿见状威胁道:“好哇!你等着瞧!”

当地的胡三娃见兄弟受欺负,怎能不“搲”回这个面子?于是他带着几个兄弟找老憨算账、搲面子。然而老憨毫不畏惧,他提起一根板凳说:“钱我一分都没有,但要是命的话我有一条。”俗话说得好:老实人怕歪人、歪人怕不要脸的人、不要脸的怕恶人、恶人怕不要命的人。老憨的这番表现让胡三娃等人感到不已,最终带着人灰溜溜地离开了。

【征稿启事】

自华西都市报“宽窄”副刊推出四川方言龙门阵《盖碗茶》版面以来,得到了众多省内外的四川方言爱好者的支持与贡献。为了让《盖碗茶》更加丰富多彩、方言故事层出不穷,我们现向有故事的四川方言作者长期征稿。无论您有好玩的方言故事还是有趣的方言传说都可以投稿给我们。字数约在1200字左右。

投稿信箱: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想分享的故事,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我们将支付费用作为酬谢。关注我们的微信:ihxdsb;QQ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