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说说朋友圈 随笔


曾经有一段时间,网络上流传着一段关于旅游的描述:旅游,就是从一个自己感到厌倦的地方,前往别人同样感到厌倦的地方,花费自己的金钱,使得他人生活得到改善,然后满身疲惫、口袋空空地回到原点,继续生活。我对此并不完全认同,虽然这句话从某种程度上道出了旅游的某些层面。

我理解旅游的真正意义并非仅仅在于花费和疲惫。的确,有人会选择离开自己感到乏味的地方,前往他人同样感到乏味的地方。这种好奇心驱使着人们跨越千山万水,即使面临疲惫与困难也在所不惜。因为在我看来,他人习以为常的生活中总藏着吸引我们的独特之处,它如同那闪烁的火把,神秘且充满诱惑。

我接触了《旅途随笔》这本书,初是因为它是身边最薄的一本。然而打开后,我却沉浸其中,向往那种无计划、无目的的旅游。尽管巴金的旅途或许有迫不得已之处,但通过文字,我感受到了旅途中的多彩人生和各种故事。

旅游并非为了在社交网络上炫耀或攀比。它是一种暂时的逃离,让我们离开烦恼之地,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感受不同的风景和风俗。我们看看那里的人群,体验不同的生活,然后带着满心的感悟回到原点。这样的旅游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生活,带着新的体会继续前行。

我并不喜欢随大流的旅游方式。每逢节假日,我更倾向于呆在家里。尽管偶尔的假期稍纵即逝,但回想起我仅有的两次节假日之旅,那种感觉仍让我难以言喻。

第一次是在元旦时去往香港。拥挤的人群和低矮的顶棚让我仿佛置身于窒息的境地中。那一刻我几乎想立刻打消了旅行的念头。这次经历让我对节假日旅游产生了深深的疑虑。

第二次是与闺蜜一同前往古城西安。虽然这次体验相对较好,但依然存在着交通拥堵等问题。在人群密集的地方,手机信号也变得异常缓慢。这次经历让我对节假日的拥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看着巴金在书中描述的旅行经历我发现这并不是一种单纯的游走。它更是一种生验和心灵的修行我非常羡慕并向往这种旅游方式。

如今的旅游消费逐年上升这也说明了人们对于旅游的热爱和向往与传统的故土难离观念相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故土永离”。然而仅仅跟随网红景点打卡并不能代表高质生活。因为旅游不仅仅是看风景它更是一种休闲活动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体现是对自己无趣生活的一种调剂是使自己能在忙碌生活中得到精神享受的方式之一。

我认为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的旅游方式即使只是短暂的离开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去一个近处的地方放松一下自己也是一种很好的旅游方式。就像在公园里静待一日听风看水也能让我得到内心的平静并重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这同样也是一种旅行。

巴金的《旅途散笔》向我们展示了并非只为了观景的旅游更在于去理解不同的人生经历去感悟自己的生活这样即使身体会感到疲惫但内心却是轻松愉悦的这也是我所追求的旅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