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诗句最出名诗句
牡丹,自古以来就受到众人的青睐,被誉为“花中之王”。自古以来,尤其在唐宋时期,它更是成为了一种审美共识。众多诗人以牡丹为题,创作了无数诗篇,有的赞美其形态色彩之美,有的则以花喻人,寄托情感。
例如,韦庄的《白牡丹》描绘了其深邃的内涵:“昨夜月色如水深,庭中独有一股香”;白居易的《惜牡丹》则表达了对牡丹凋零的惆怅:“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司马光的《和君贶老君庙姚黄牡丹》也充分展现了牡丹的魅力:“若占春光之首,千花百卉皆失色”。
在这些诗中,刘禹锡的《赏牡丹》尤为突出。他以寥寥数语,便将牡丹的“国色天香”之姿表现得淋漓尽致:“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他以芍的“妖无格”和芙蕖的“净少情”作为对比,突出了牡丹的高贵品质。即使牡丹兼具、纯净、格调与情感四种元素,也依然美得无与伦比。
在庭前,芍花而缺乏格调;在池中,芙蕖虽纯净却稍显冷淡。芍与芙蕖各有其美,但刘禹锡笔下的牡丹却将它们的美集于一身。在古代文献《胡本草》和《爱莲说》中,也有关于芍和荷花的记载与评价。
刘禹锡并没有刻意贬低其他花种,反而以独特的手法突出了牡丹的独特之处。他运用反衬之法,从侧面展现了牡丹的多种品质。在赞美牡丹的也让我们对芍和芙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首诗的后两句更是直接对牡丹进行了赞美。当牡丹盛开之时,其盛况足以轰动整个。虽然诗中未提及牡丹的色彩与香气,但通过描绘人们争相观赏的热闹场面,我们不难想象出其姿超群。
每个人对花的喜好各不相同。陶渊明爱菊,王安石爱梅,而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花朵。那么,你最喜欢哪种花呢?
所有配图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对图片的使用旨在分享信息,如涉及侵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