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三年规划 个人
今年,我踏入教学的第十九个年头,为了更好地推进教育工作,我精心规划了个人教学发展的三年蓝图。
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更新迭代,我深知持续学习的重要性。在学习过程中,我领悟到仅仅学习并不能跟上高考变革的步伐。因为所学的知识往往是过去数年甚至数十年的积累,有时显得有些过时。即便学习再多的知识,如果未用心去总结、提炼、整合,那么这些知识便如一盘散沙,难以形成体系,更难以熟练运用。
高中教学的挑战,不在于学生是否理解知识点,而在于教师如何以有效的方法进行讲解,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上,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学生的研究能力。面对不断变化的高考题目,我们如何才能跟上其变化的步伐?背后又有什么规律可循呢?为了更好地教学,我在学习的基础上,深入地进行了研究。
要为未来更好地规划,首先需要认真总结过去。我开始回顾自己的教研之路。
我的教研之路可分为三个阶段:我会亲自解每一道题。只有亲自实践,才能深刻体会题目的难点和突破点,才能找到最合适的讲解方式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我会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请教。在我初入教职时,常常需要向同行老教师请教教学上的问题,他们的丰富经验和耐心讲解使我迅速扎实了教学基本功。我会阅读杂志、撰写论文。特别是知名的杂志,上面的论文是许多教学专家的经验总结,将它们应用到实际教学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谓的题海战术,只是盲目地做题而不去总结经验和寻找规律。那么,突破题海战术的途径是什么呢?是教研。学习他人的研究成果固然重要,但在实际教学中,将自身的教学经验总结、加工、提炼更为关键。因为只有自己亲身体验得出的经验才能灵活运用;只有自己最熟悉的知识才能讲解得清晰明了。撰写论文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在写作的过程中,自己的经验得以系统化、条理化。一旦掌握了规律,解题就会变得轻松而有趣。
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我常常遇到各种难题。通过查阅资料、请教同事和独立思考,我找到了解决方法并教给了学生。但我的探索从未停止:这道题是否讲透彻了?还有没有更简便、更好的方法?遇到同类型的习题该如何处理?尤其是实验题,如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在我的坚持和不懈努力下我的教研成果初见成效:截止至2022年2月我在《高中数理化》发表了十三篇论文被知网收录的论文有二十六篇并编著了《高考化学热点追踪》一书。
回首过去我充满自豪展望未来我信心满满。为了更好地进行教研工作我制定了如下的三年规划:
2022—2023年我将搭建完善的知识体系研究考点和;
2023—2024年我将突破教学难点全面解析学生难以得分的题目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法;
2024—2025年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分析实验现象和处理数据的能力来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
总之在教研的路上我有困惑有汗水也有喜悦有宝贵的经验。我将探究规律、总结经验成为我的日常习惯用心教学潜心研究用爱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