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秀于林褒义还是贬义


文人墨客李康曾言:“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这似乎揭示了人生在世的一种哲理。

在纷繁复杂的世间,过于刚强易折,过于难以长久,过于炫耀自我总会引来非议。世界之大,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譬如,你自认为跑得快,却总有更快的人在不断刷新世界纪录;你自认为学识渊博,却总有未知领域等待你去探索。

有位博主分享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他小时候家境贫寒,连洗澡的地方都没有。夏日可在河边玩水时顺便冲洗,但到了寒冷的冬季,则成了每日的困扰。一次新转来的班老师经常请他帮忙做事,例如做煤球等。但当博主提及此事时,老师却以“弱者”的姿态请他们帮忙,并让他们在完成工作后洗澡。长大后博主回想起这段经历,才明白老师是在用“示弱”的方式守护他们的自尊心。

《道德经》有言:“善行无辙迹。”这表达了行止高洁的人做好事时不着痕迹的特质。示弱正是这样一种不动声色的善良。真正的高人,不会炫耀自己的优势,也不会进行居高临下的施舍。他们往往以温和、舒服的方式帮助他人,甚至采用“求助”的方式去传递善意。

再看小张的例子。他上学时成绩优异,一直处于众人瞩目的焦点之中。然而初入职场时,他依然保持着傲气。而同事小王则与他人相处更为融洽。原来小王善于向他人请教、与同事沟通时不会显得太过逞强,他懂得以退为进,既能解决问题又赢得人际关系的和谐。这恰恰是人际交往中的“示弱定律”。

在人际交往中适度示弱可以消除他人的防备和敌意。这种示弱并非软弱可欺,而是一种以最低的成本换取最大胜利的策略。它既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智慧也是成大事者不争一时英雄的境界。历史上如刘备、诸葛亮等英雄人物也深知示弱的智慧能让人走得更远、更高。

三国时期的刘备在与曹操论英雄时展示出自己的懦弱一面成功逃脱了曹操的戒备并最终建立了蜀汉;诸葛亮则强调好的将领刚柔并济以柔克刚。这些都告诉我们学会在合适的时机低头、在恰当的档口示弱不仅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格局。

静水才能流深能退才能超越。学会示弱就是以柔克刚的第一步其中既包含了一种不动声色的善意也包含了一种以退为进的智慧更是一种成大事者的境界。人这一辈子要学会认怂学会从硬碰硬变成刚柔并济学会从柔软中汲取力量。

正如作家王媛所说扬眉是一种能力低眉却是一种勇气。因为低眉看似自降身份实则是升华了格局。这样的人因目光长远而懂得进退因大局至上而能屈能伸。他们明白逞强只能赢得一时的而示弱才能赢得长久的和谐与美好。

总之文末点亮【在看】愿我们都能用柔软的心与这世界温和过招用示弱的智慧书写人生的华章。

作者 | 纳豆

图片 |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