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头里有个辟邪的东西叫什么呢


岁末杀年猪,肉与猪头均以盐腌之。婆婆说:“盐宜多不宜少,盐分多了不怕坏,而盐少则肉必发臭。”所以细心如她,每个角落都要涂抹均匀盐分,以求其味之均匀。为制腊肉,常用柑橘枝为柴熏烤,那清香之气渗入肉中,令其味道更为香浓。

腊月廿九之时,各家各户早已将熏制好的腊肉、猪头、猪蹄、香肠、猪尾等一一清洗完毕,等待三十日晨起大火煮之。火势越旺,煮得越透。煮熟的猪头被装入大瓦盆中,置于门前木桌上。公公恭敬地端上桌,燃起三柱香,念念有词,进行的。在我的家乡,祭祀之事向来由父亲主持。其言即敬天祭地,为的是求一个来年好天气、好收成。寄托对风调雨顺的好时光的期待。期望家宅平安、无病无灾、收入丰盈、一年更比一年好。父亲跪在桌前祈祷着,我和弟妹则隐于大门后窃窃,偷学着父亲的话语,一边偷笑。母亲从灶房出来,用围裙擦拭双手的水迹,轻声训斥我们:“不敬天神可不好,小心晚上天神打你们屁股!”我们顿时安静下来,不敢出声。

虽然我们都怕那“天神打屁股”的威胁,但内心却早已迫不及待地等待着父亲祭祀完毕,拆开猪头吃那“核桃肉”。父亲边拆边问我们刚才在门后说什么,若有孩子老实回答他,便赏他一块大核桃肉。弟弟总是抢先吃完自己的那份,再想抢夺我和妹妹的。但他多半是失意的。看着他垂涎欲滴的样子,母亲又会悄悄塞给他一块儿让他躲起来偷吃。猪头各部位如耳朵、舌头、猪嘴等皆可用来做凉拌菜。至于那些猪骨和牙齿母亲则会收集起来挂在屋檐下,说这可以驱邪避祸。

我公公虽为者,但每年祭祀时他都会参与其中。我婆婆常因他未将词说得详尽而埋怨他。公公在前述说时婆婆在后补充,这情景常令我忍俊不禁。我曾几次假装拿东西经过公公身旁试图听清他的祷词,但公公声音不大且内容似乎也只涉及保佑平安之类的话语。公公拍去裤上灰尘后便将猪头端入屋内。婆婆追问其内容时公公答道:“心意到了即可!言多还需靠自身努力。”他们俩便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辩论会,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无论怎样我们仍照吃核桃肉。女儿一如我们当年守在一旁等待着公公拆开猪头亲昵地喂到她嘴里。女儿吃着说着:“爷爷!咸了!”于是公公和婆婆又开始了一场关于核桃肉咸淡的辩论会……这一次公公又如同当年般接受了婆婆的看法并纠正了肉的咸淡问题:腌制时若是恰到好处地把握了咸淡比例那核挑肉就不会咸得发苦。现在有了冰箱也就不再担心食物变质了!每到过年拆开猪头吃核桃肉的时刻公公总是亲昵地喂给女儿一块儿再分给我们一人一块儿享受这份家庭的欢乐与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