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的石头会说话原唱
新一期巴渝传统建筑技艺培训拉开帷幕
活动现场情况如画。本新闻由巴渝新闻网记者李静拍摄。
本次培训由市城乡建设发展会主办,市城乡房屋建设服务中心联合重庆高新区、南川、丰都、云阳、彭水等五个区县共同。培训形式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理论实操相结合,以及学习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参与培训的学员包括古建筑砖瓦工、木工、石工、彩绘工和油工等五个工种。他们均由各区县城乡建设会推荐而来,大部分都曾从事过传统建筑的修建和修缮工作,掌握基础的传统建筑技艺。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邀请了如古建筑石匠传承人刘森林、全国知名的乡村工匠名师胡兵万等专业教师进行授课。他们用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为学员们传授技艺。
刘森林大师手下的石头,经过他的精心雕琢,不仅可以变成石狮、石虎等艺术形象,甚至可以幻化成石桥、石匾等精美作品。随着科技的发展,他不仅使用传统的手锤、錾子等工具,还运用电锤、电镐以及3D软件进行石雕,既省力又省时。
而胡兵万大师则是级乡村工匠名师,他在木雕领域有着25年的经验。特别是在传统木工榫卯结构方面,他有着深厚的制作功底。即使是枯朽的木头,也能在他的手中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两位大师希望通过此次培训,能够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巴渝传统建筑工匠。培训结束后,经过考核合格的工匠将获得重庆市城乡建设行业技能人员职业培训合格,并被列入市级或区县级巴渝传统建筑工匠名录。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传统建筑工匠的培训工作,探索适合本地特色的培训路径和方法,为保护重庆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人才支持。据市城乡建设发展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22年以来,已在潼南、荣昌、武隆等14个区县开展了三批传统建筑工匠培训,共有820人通过了培训考核,其中69人被认定为传统建筑建造修缮技艺的传承人。有75人通过了“跟师实习”的学员集中考核验收。
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可复制经验清单》,重庆市在传统建筑工匠的培育和认定方面的经验受到了关注和推广。未来,市城乡建设发展会将继续开展相关培训,进一步壮大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修缮技艺的传承人和工匠队伍,为建设更加美好的巴渝乡村贡献力量。
两位大师的精湛技艺和市城乡建设发展会的持续努力,必将为巴渝地区的传统建筑保护和修缮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巴渝新闻网记者李静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