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茶闲情抒舞蹈剧目分析
文稿:周涛
在四百年前的历史长河中,一位具有远见和才情的奇人横空出世。他不仅是畅销书作家,还是出版社老板、编剧、导演、戏剧理论家、美食家、园林家和养生达人——他就是李渔。
李渔的《笠翁对韵》是儿童启蒙的经典读物,了无数孩童熟悉对仗与用韵;《闲情偶寄》被林语堂赞誉为“人生活艺术的袖珍指南”。而他主编的《芥子园画谱》更是被齐白石等画家视为经典教材,至今仍广为流传。
值得一提的是,李渔还是古代文人中率先向盗版宣战的人。在那个时代,他坚决捍卫自己的著作权,毫不畏惧与盗印者“决一死战”。
一代畅销书作家的崛起
1611年,李渔降生。他自幼聪慧过人,四书五经过目不忘,十来岁便能赋诗作文。24岁时,他秀才,但仕途并不顺利,屡试不第。这并未打消他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文化的追求。
明清时期,戏曲艺术繁荣,李渔瞅准了这个机会,决定“卖赋以糊其口”,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以文为生”。他的作品新奇有趣、富有娱乐性,即便写男女谈情说爱,故事也远比其他人精彩许多。李渔的作品虽然一开始被一些文人所不齿,却在市场上大受欢迎,甚至他的作品在写到一半时就被拿去拍成戏剧,被誉为“本朝第一”。
打击盗版:誓当决一死战
随着戏剧和小说作品的热销,李渔的名气越来越大,但随之而来的盗版问题也让他深感头疼。他不仅与盗印者打官司,还四处奔走寻求公道。他甚至通过关系找到苏松道台孙丕承那里,查处了一起严重的盗版事件。
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盗版带来的损失,李渔决定在金陵城建立自己的书屋“芥子园”,自己写书、刻书出版、卖书。他在每本书上都印上自己精心设计雕刻的“芥子园”印章商标,作为正版标识。他严词警告不法书商:严禁盗版翻印,否则将“誓当决一死战”。
文化产业的辉煌
在芥子园书铺,李渔不仅精进印刷技术,还重新审定编辑了许多名著。他还根据读者需求推出一系列插图本、袖珍本。由芥子园书铺出品的最知名图书《芥子园画谱》更是让许多成名的艺术家从此入门。齐白石就曾表示自己在年轻时发现了这本画谱,“如同捡到了一件宝贝”。
除了身兼作家、商人、编剧,李渔还是个“导演”,他对戏剧情有独钟,对戏剧理论也相当有见解。他经常担任教习和导演,自导自编了很多精彩剧目。他还家庭戏班开展“全国巡回演唱会”,每到一处都受到热烈欢迎。
除了文学和戏剧,李渔的生活也充满了。他对园林设计、室内装饰、烹调艺术等都有独到的见解和实操经验。《闲情偶寄》就是他关于戏曲艺术以及生活美学的作品集大成之作。
就在李渔的事业正红火之时,一场变故发生了。他心爱的乔、王二姬因病先后辞世,这让他悲痛欲绝。公元1680年正月十三日,古稀之年的李渔于贫病中逝世。
尽管如此,李渔留下的文化瑰宝仍为后世所传颂。他的一生虽历经风雨坎坷,却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文化的追求。后世对他的评价多种多样但无可否认的是他确实为的文化事业留下了灿烂的一笔。(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