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植物50字可抄


《绿色世界的智者》

张涵之

《它们没有步伐,却留有生命的痕迹》:由斯特凡诺·曼库索著述,新星出版社出版,并由张涵之译自英文版。

记得那是一个2017年的深秋,我在书店偶然翻到了一本名为《它们无脑,却拥有智慧》的书籍。当那本绿色封面的书呈现在我眼前时,我仿佛在初春的枝头发现了新生的嫩芽。而书名下方一行淡雅的小字“对植物智能的探索”吸引了我——

“智慧”,难道不是专属于拥有大脑的生物的特质吗?

这本小书在随后的两天里,便被我快速地翻阅完毕。行文流畅,言简意赅,却又让我豁然开朗。

作者以故事的形式娓娓道来,打破了我们对于植物的“刻板印象”。例如,一株植物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一个;植物并非无法移动,只是相对于动物而言移动速度较慢;而实际上它们拥有的感觉不仅有人类所具备的五种,还有许多超乎想象的感受(如精确测量土壤湿度、判断水源方向、感知重力和磁场等)。它们不仅可以相互沟通,甚至还能与动物交流......所有这些,都是为了生存下去。

作者认为,“智能即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植物没有大脑,但它们的根系就如同“数据处理中心”,无数的根尖构成了一个精密的网络,对周围环境进行评估并发出指令。当我读完这本书后,对植物、人类乃至整个世界的看法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命运真是神奇,与这本书邂逅不久后,我有幸成为了曼库索教授的另一部作品《失敬,绿之君》的中文译者。这本书原名为“Plant Revolution”,但出版方为其取了一个更富有趣味的名字。在这本书中,我了解到松果和麦芒如何根据空气湿度改变形态;我惊叹于勃奎拉藤的“演技”,它能够精准地模仿所攀附的植物以保护自己;我感叹于亚马孙王莲的智慧,竟能以一片叶子挽救第一届伦敦会......这些与动物构造迥异的生物体,以其独特的结构和全身散发的智慧,为人类提供了无尽的启示。

时光荏苒至2024年,《它们没有脚,却遍迹天下》的中文版由我再次翻译出版。在这本书中,作者以一贯的轻快风格讲述了植物的旅行历程。一种植物从一处到另一处生根繁衍,演化出不同的亚种,其所经历的时间或许比人类的历史还要长。

被誉为“征服者”的牛津千里光,凭借其果实上的白色冠毛乘风而行,百年间便遍布大不列颠。现在,原本只生长在南半球的千里光属植物已遍布全球,仅在就有160多种,其顽强的生命力令人震撼。

在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中,植物的数量占据了高达82%。它们以其独有的沉静、坚韧和庞大在这颗星球上生存繁衍了数十亿年。在人类的文明史中,植物一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我们曾因傲慢和贪欲而低估了它们。

如今科技日新月异,世界飞速发展。或许我们应该放慢脚步,仔细观察一株植物如何在无声无息中完成它的“征服”。植物的胜利不在于强大的武器或装备,而在于对生存的与尊重。这些绿色精灵用亿万年的生命历程为我们讲述了生存的智慧,值得人类以更加谦逊的态度去学习。

《日报》上这样写道:在植物的世界里,“智能”并非大脑的专属,而是根植于大地、倾听风声雨声的生存之道。这便是我们应学习的智慧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