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朗读


◆李华

身为一名资深中文教育工作者,我长期致力于中文教学事业,始终有意识地去探索和学习蕴含文化内涵的各类元素。我怀揣着一个愿望,希望有朝一日能将这些元素介绍给我的学生们,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感受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一个秋意渐浓、略带凉意的日子里,我满怀期待地踏入了东京文化中心。那里正举办着一场名为《情感的诗篇》的十四行诗朗诵会。这是我首次接触并亲身体验到中文十四行诗的无穷魅力和力量。

作者用中文创作的十四行诗,带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在我的印象中,十四行诗是英国文学中的经典之作,由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用英文创作而成。然而我从未想到过,这种源自西方的诗歌形式,竟能够以中文的方式展现出来,并且表现得如此美妙、精致、生动和多彩。

朗诵会上,诗歌的表现力深深撼了我。朗诵者的声音如泉水般沁人心脾,他们深厚的诵读功底更是让我为之动容。在作者的诗作中,我听到了对老友的怀念,对人生的深度思考和感悟;我看到了对时事的独到见解,以及那些令人感动的事迹的传唱。时而充满感性,时而理性述说,诗歌总能触动我内心深处那根最柔软的琴弦,让我沉浸其中,思绪万千。

令我惊叹的是,作者的十四行诗在这个喧嚣纷扰的世界中,能够精准地触碰到人们内心深处那根沉寂已久的弦。它以轻柔的旋律,娓娓道来,展现出深沉的情感与思想。

中文十四行诗的魅力还在于其语言简洁明了,既不复杂也不晦涩。诵读起来流畅自然,韵律感十足。作为一名中文教师,我发现即使是学习中文仅一年的学生们也能轻松理解这些诗歌。这无疑是为初学中文者量身定制的优秀文学作品。

正如作者所言,中文十四行诗是“旧瓶装新酒”。这种借用西方文学形式来创作中文作品的诗歌,巧妙地融合了中西文化,展现了“洋为中用”的智慧。它也为中文赋予了更广阔的表达空间。中文不仅能够承载传统的诗词格律,还能灵活地驾驭西方的诗歌形式,进入十四行诗的世界。而用中文创作的十四行诗,既优美又细腻,充满灵动感,也为世界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造力。李永亮老师在这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通过中文十四行诗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心灵的盛宴。

(写于东京2024年10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