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想日记网心情随笔
关于哲学的探索
哲学,对于许多中学生而言,仿佛是课堂上最令人昏昏欲睡的学科,一提及便令人感到困倦。它其实是一种深邃的智慧之源。却常被误解为难以理解的存在。
在普遍的观念影响下,似乎很少有人能够真正领悟哲学的深意。我认为,对于中学生而言,过早地接触哲学或许稍显过早。中学生们未经世事,便开始引导他们思考人生,这似乎有些超出了他们的理解范围。
有人曾言:“哲学是语言的艺术。”这种抽象的概念、抽象的学科似乎与生活相距甚远。从根本上说,哲学就是关于人生、社会以及那些往往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的思考。而我们在生活中,无论多少,都会进行这样的思考,于是有人将这种行为称之为哲学。
虽然这样的解释,或许还是让人觉得云里雾里,连我这个理科生也时常感到迷茫。但即便如此,这并不妨碍我思考人生,不必应对考试,更无需担心挂科之忧。
哲学中有一个经典的问题:人生的意义。这其实是对我们存在的意义、为何来到这个世界、人究竟为何而活的探寻。这些话题虽然容易被忽视,但对于每个人来说却是至关重要的。
面对这些问题,人们往往在不知不觉中生活着,没有寻找答案,也没有解决它们。现实是,即使很多人没有深入思考这些问题,他们依然能够过上正常的生活。真正的问题并不在于寻找答案本身,而在于在日常生活中,答案会自然而然地浮现。
那么,既然答案会自然浮现,哲学又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呢?哲学正是为了引发我们的思考,促使我们主动去寻找答案,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缩短寻找答案的时间。当我们真正理解了哲学的意义,我们就不会再对它产生反感,反而会乐于接受它的引导。
有时,过度的思考可能会让我们觉得生活变得难以继续。这正是哲学融入生活的途径。唯一的不足是,哲学需要经历和体验才能真正理解,对于中学生来说可能有些困难。但作为一门学科,它至少让我们的大脑接触到了这些概念。
我们小时候学习的知识如海一般浩瀚,但只要现在回想起几个关键词,稍加复习和联想,便能迅速恢复。我们的大脑接受信息和知识的容量远超我们所知,很多时候不是没有,而是我们想不起来。学过的知识就像被存储在脑子里一样。哲学的思考也是如此。
作者简介:
夜犬,自由撰稿人,专注于自媒体写作、读书分享与个人成长。写作或许真的可以改变一切,他用自己的笔触记录生活、分享感悟、探索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