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和确定是不是一样
种养兰花,于我而言,既非一时的兴致所至,也非承袭家传的渊源。
在我家中,历来有对花卉的独特情感。从爷爷的时始,男人们就承担了照料花卉的任务。爷爷偏爱菊花和剑麻花,这两种花在秋日的阳光下,总能带来一份特别的宁静与惬意。每当冬季来临,菊花被用来制作成枕头,为家人去除因烤火而引发的上火之症。而剑麻花则经过一系列的烹饪过程后,变成了一道道美味的佳肴。
我的父亲在退休后,将他的关爱与情感倾注于院中的各种植物。每年春节,我们都能在庭院中看到新的生命与活力。其中,几株花木更是被我们带到了武汉的家中,成为了我院子里的重要一员。我弟弟是家中第一个开始养兰花的人,他对兰花的照顾无微不至,也赢得了家人的尊重与敬意。
每当四月的春风拂面,儿时的记忆中总会有卖兰花的少女身影。她们用红丝线捆扎的兰花花箭,带着沁人心脾的幽香,穿梭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随着时代的变迁,卖兰花的少女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些中年妇女在菜市场售卖。但无论怎样,兰花在我心中的地位始终如一。
多年来,我在兰圃中种植、养护兰花,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我会定期数一数今年种了多少兰花、有多少花箭。然而兰花并非都是那么好养,特别是在高温高湿的夏天,总会有一些不幸枯萎。尽管如此,我依然乐此不疲。
对于兰花,我更加看重那些茂密生长的。无论是种在兰圃还是养在花盆,只要给予适当的照顾,它们就能绽放出最美的花朵。那些看似孤傲、清瘦的兰花,却往往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耐心去等待它们的绽放。
在我这里,兰花经历了多次变故与挑战。每一次的重新开始,都让我学会了更加协调地考虑与周围事物的关系。表面上我在种养兰花,但实际上我在培育属于我自己的小小自然。那几棵安然度过每一次变故的兰花,如今依然生长得如同一蓬茂盛的茅草。它们的教益如同生生不息的茅草一样,给予我无尽的启示与力量。
对于兰花,我更倾向于自然生长的状态。尽管城市的生活环境看似优越,但乡野中的兰花却能带给我更加纯粹与真实的感受。那种从土地中生长出来的空谷幽兰,更能令人心旷神怡。我更倾向于种植兰花而非养护兰花。
在我看来,无论是人还是植物都有其天性所在。顺应天性的兰花更能散发出蓬勃的元气与生机。因此我在种植兰花时总是尽量遵循其自然的生长规律而非过度溺爱与呵护。只有真正理解何为兰花、尊重其天性才能更好地欣赏其美丽与价值所在。
那一天当我再次清点家中的兰花时发现无论是花盆中的还是兰圃里的总数加起来刚好是107棵我为之感慨万千这也让我更加坚信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唯有这份对兰花的情感与敬意是永恒不变的"物以稀为贵"但在我对兰花的情意面前则更强调"情因老更慈"这种深情厚意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只能通过实际行动去感受和传承因此我会继续种养兰花无论是在乡野还是在城市都会尽力让它们茁壮成长并散发出最美的芬芳"。
《 日报 》( 2025年04月07日 花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