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散文600字精选10篇
文/李华静
长久以来,我笔下的文字似乎都陷入了沉寂。友人空间中的点滴触动了我写作的欲望。经过一晚的思考,我决定再次拿起笔来,抒发我多年累积的情感与体验,与大家共享。
远离家乡数千里的距离,我在祖国大地上的一处宝地——柴达木盆地工作已有三个年头。这里远离城市,四周环绕着雪山和茫茫戈壁,虽然海拔高、气候恶劣,但它的辽阔与深邃、宁静与独特的美却深深吸引了我。尤其令我倾心的是其内在的丰富宝藏。这里有让人叹为观止的盐湖、储量巨大的钾盐、亿吨的石油、数亿方天然气等,这里是一个资源的宝库。
柴达木并非毫无瑕疵。每年四五月份,从西伯利亚吹来的寒风无情地肆虐着这里,带来昏黄的沙尘暴,令人胆颤心惊。它的雅丹地貌犹如被岁月遗忘的风蚀城堡,在寂寥的盆地高原上静静诉说着远古的故事。人们常说“天上无飞鸟,风吹石头跑”。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绿色植物尤为稀少,仿佛置身于月球之上。
尽管如此,柴达木的宁静与美依然让人心旷神怡。早晨无风的时刻,太阳逐渐露出惺忪睡脸,从高高的沙丘上望去,天空从微微泛白到泛红再到金红,壮丽的景色令人如临仙境。这片天空下的云彩也有其独特的魅力,躺在柔软的细白沙上,仰望天空中的祥云,仿佛置身于《西游记》的美景之中。
虽然柴达木看似荒凉,但特产却如戏法般在四季中轮番登场。夏秋之际,各地的水果和美食汇聚于此,让快朵颐。而当地人的豪放和义气更是令人折服。他们讲诚信、重情义,让我所认识的每一位朋友都充满了实在和热情。
柴达木是我心中的圣地,它的贫瘠与富饶、高远与神秘都象征了人类的奋斗历程。为了理想和信念,我无怨无悔地在这里奋斗。西北的风雨磨练了这里人的性格,他们的豪爽与练达让我深感敬佩。
这里是我生长的地方,我知道我能飞多高,也感受到了这片土地的能量。我深爱着柴达木的宽广、伟大、富有和纯情。从山东到青海的千里之遥,虽然路途遥远,但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故事都深深印在我的心底。
柴达木是我永远的经历和回忆。只有真正走进这里的人,才能理解它的风霜与艰辛。青海的方言虽难懂却动听入心,那里的人们无论老幼都透着友善和善意,使我倍感亲切。这是我真实的感受,哥哥我不胡说。
柴达木,OK!是我的希望所在。我邀请大家来亲自感受这里的魅力,因为这里是我的全部。
【作者简介】李华静:19XX年出生于山东,现居于德州。热爱文学艺术和运动健身。工作之余喜欢以文、以画娱众、以动强身。她用文字记录生活、抒感、分享体验。投稿邮箱:[](mailto:)。
壹点号当代散文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新闻线索报料通道:欢迎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数百名记者在线等您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