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建康赏心亭是几年级
楚天千里,秋意浓烈,水波荡漾,与天相接,秋色无边。遥望远山,峰峦叠嶂,似乎在传递着无尽的忧愁与怨恨。山峦起伏,如玉簪、如螺髻,形态各异。夕阳西下,映照在楼头之上,孤雁的哀鸣声中,流露出江南游子的思乡之情。看着这吴地的兵器,我反复审视,拍打栏杆,却无人能理解我登临此处的情怀。
不要说鲈鱼的美味令人垂涎,就算是在西风中,张季鹰是否已经归来?对于那些只顾追求田地房屋的人,我恐怕他们应感到羞愧,看看刘郎的才气吧。可惜时光荏苒,忧心忡忡中伴随着风雨的侵袭,就像那树犹如此的感慨!又有谁能来安慰我,用红巾翠袖轻轻拭去英雄的泪呢?
注解
1. 建康:即今南京之地。
2. 遥岑:指远方的山峦。
3. 献愁供恨:这些景象仿佛都在传递着深深的忧愁与怨恨。
4. 玉簪螺髻:以玉簪和螺髻比喻山峦的高矮和形状各异。
5. 断鸿:失群的孤雁在叫唤。
6. 栏杆拍遍:古代文献记载刘孟节曾有诗句提及此举,意味着内心的无奈与苦闷。
7. 鲈鱼堪脍、季鹰归未:讲述的是张季鹰因秋风起而思念家乡的故事,后来的文人常用此来代表思乡之情。
8. 求田问舍、刘郎才气:描述的是对那些只顾追求物质生活的人的讽刺,并赞扬了刘郎的才情与志向。
9. 流年:岁月如流,时光荏苒。
10. 忧愁风雨:比喻局势的不安。
11. 树犹如此:北周诗人庾信曾有诗云“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哀叹。
12. 倩:请求托付。
13. 红巾翠袖:此处以红巾翠袖代表美丽的女子。
14. 揾:轻拭的动作,如拭去泪水或汗水。
赏析
此词为辛弃疾所作,其情感真挚动人,为世人传颂千古。全词先从描绘壮阔的景色开始,借景抒情,写出了词人胸怀大志而又难以实现的抱负与苦闷。接下来则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命运的深深忧虑以及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愤。词中多处运用典故与比喻,意蕴深厚,令人回味无穷。辛弃疾一生致力于抗金事业,但壮志难酬,他以词来抒发内心的激情与情感,因此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词风——豪放沉雄、情绪激荡多变。其词被誉为“词中之龙”,影响深远。
最为豪放之句
我着吴地的兵器凝视着它,不断拍打着栏杆却无人能理解我登临此处的意志与情怀。这正是辛弃疾最豪放的一句词作。
辛弃疾生于南宋时期,一生致力于抗金事业却壮志难酬。他的词作充满了对兴亡、命运的关切与担忧,表现了他那诚挚无私的情怀和悲壮的人生观。他的词风沉雄豪迈、意蕴丰厚,是文化瑰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