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八戒为什么叫猪八戒


(蜗牛解读西游第787篇)

常常有读者告诉蜗牛,他们在阅读你的西游解读后觉得非常有趣,但自己亲自阅读原著时却觉得难以理解。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现在,我来告诉你答案:那是因为原著中包含了大量的佛教和知识,如果你对这些知识不熟悉,那么你就很难理解原著的含义。

佛教知识相对来说更容易理解一些。比如,筋斗云为何能一纵十万八千里?其实这是因为筋斗云代表的是从东土到灵山的距离,也代表了人的一念的速度。这体现了佛家的一念成妖、一念成佛的。

再比如,猪八戒和沙僧的兵器为什么都是5048斤?唐僧取到的为什么有5048卷?取经的时间为什么是5048天?其实,这5048代表的是一种特殊的计数方式,是佛教文化中的一藏之数。

至于知识,则是更加深奥难懂。

如果以上佛教知识不懂,虽然不会太影响阅读,但文中多次用特殊的称呼来形容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角色,就会让人感到困惑。比如为什么把孙悟空称为“心猿”“金公”,把猪八戒称为“木母”,沙僧称为“黄婆”呢?

特别是对于沙僧的称呼“黄婆”,与他的形象严重不符,难道是因为他长得像黄婆婆?或者面色焦黄?其实都不是这样的。

正确的解释是——

唐三藏代表水,因为他的名字叫做“江流儿”,江中所流的就是水。而且玄为青黑色,象征肾脏,肾脏又主水;

孙悟空代表火,因为火是金之公,所以叫做“金公”。同时火又与心脏相关联,“心猿”这个称呼在小说的出现次数很多;

猪八戒有时被称为“木龙”,代表肝,有时又代表水;

沙和尚代表土,主脾。而“黄婆”这个称呼,其实是代表了沙僧所代表的土元素。白龙马则代表金,主肺,色白。

这些解释的来源是李安纲教授的观点,虽然对于唐僧等人代表的具体器官我有些不同看法,但这些别称的由来,我认为解释得很正确。

在中,有五行相克的理论: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这个理论在唐僧师徒几人身上也有所体现:孙悟空能猪八戒、猪八戒可以欺负沙僧、沙僧负责牵马、马又决定着唐僧的方向、而唐僧则能约束孙悟空。他们之间的关系体现了五行的相克关系。

那么为什么会有五行相克的理论呢?这是因为物体的规律所决定的。比如金克木表示金属可以劈开木头;木克土表示树木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养分;土克水表示土壤可以吸收水分;水克火表示水可以扑灭火;火克金表示火可以熔化金属。

这些都是中较为生涩的知识。

另外还有“姹女婴儿”的词语,很多人误以为是讲的术,认为“姹女”指的是童女初潮的血,“婴儿”是刚出生的孩子。其实这些理解都是错误的。“姹女”是外丹的术语,指的是朱砂;“婴儿”其实指的是水银。在古代的中,这些特殊的术语常被用来描述化学反应和化学反应的文章的写作文风较为高深莫测。例如:“姹女婴儿”,实际上是在描述水银和朱砂之间的关系。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西游的解读,请前往“蜗牛看西游”公众号,查看第122期《原来孙悟空的斗战胜佛比唐僧的旃檀功德佛含金量高这么多!》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