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角挂书原文及翻译注释
【编者按】
在庚子鼠年,新安二高的开学日子被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打乱了。为了贯彻、省市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停课不停学”防控指示精神,从1月31日起,我们的公众号“剑鸣涛声”正式启动了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材课程学习辅导。您只需关注我们的公众号,每天都可以收到相关课程的学习指导文章。考虑到部分同学家中可能没有电脑,我们首先推出了第二、三单元的古诗文学习,方便同学们灵活安排学习时间。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开始第三单元第9课的学习——《劝学》。
一、单元学习内容:
古代议论性散文
二、单元学习要求:
1. 感受古人的胸襟与智慧,体会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
2. 学习古人议论的艺术,清晰有力地表达思想和见解;
3. 掌握文章立论的方法和论证的逻辑,提高说服力量;
4. 敢于质疑,积极提出问题,探究问题,提高思考能力和议论能力;
5. 重视朗读和背诵,积累古诗文,为高考和长期的文化积淀打下基础。
三、本课学习目标:
1. 积累“疾、致、绝”等文言实词的含义,掌握“于、者、而”等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2. 理解本文从三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方法,学习比喻论证、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
3. 学习荀子所论述的学习方法和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劝学》节选自荀子著作,通过比喻和论证,阐述了学习的重大意义和方法。以下为节选内容: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糅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节选内容)
五、重点注释及解释:(详见附后)
六、参考译文:
君子说:学习是不能停止的。靛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更寒冷。木材笔直,合乎拉直的墨线,如果用火烤使它弯曲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又被晒干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用煣的工艺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经过墨线量过之后,再用辅具加工(就可以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就会聪明睿智行为无错。……(译文内容)
七、写作背景: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他提出“性恶论”,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劝学》即此类名篇。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善用比喻。对后世的散文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八、基础知识汇总(略)
九、导语设计: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里,我们的学习方式虽然发生了改变,但学习的步伐不能停歇。“活到老,学到老”,荀子的《劝学》正是鼓励我们终身学习的最好注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荀子的《劝学》,看看他是如何勉励人们努力学习的吧!
十、问题设计: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展开论述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2. 对于学习与思考的关系,《论语》中的观点与荀子的观点有什么异同?你是如何看待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呢?
3. 当代社会对学习的认识有了新的变化和发展,结合荀子的《劝学》,你有什么新的理解和感悟?请谈谈你的看法。
十一、主旨点睛:
《劝学》强调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总结了“善假于物”的学习方法,揭示了循序渐进、不断积累的学习规律。在今天这个特殊时期,我们更应该珍惜网上学习的机会,坚持不懈地学习下去!
十二、艺术特色:
《劝学》寓理于喻、比喻灵巧多样、大量运用短句排比和正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