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杜辉

从教育法律和的角度出发,深入观察当前研究生教育模式,发现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其中,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被忽视,导致教学难以培养出具备深厚科研素养的学生;能力培养的渐进性和系统性缺乏,不利于高水平人才的成长;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未能有效结合,教学与科研无法形成协同效应。以《国学位法》为基准,结合各部门的教育意见,针对研究生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和需求,我们提出了“综合法”研究生教学模式。

“综合法”以学术史观点的“综述”为核心。学术史注重全面性和宏观性,通过历时性与共时性的整合,可以总结治学经验并把握演进脉络。这种特点恰好能够解决现有模式中的问题,并满足研究生培养的学术研究要求。我们可以尝试将这一理念及方法引入教学领域。

在“综合法”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采用文献综述法。

教师以文献综述为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设定对教学质量具有决定性影响。研究生教学不能仅依赖单一教材,而应采用更全面的教学方式。“综合法”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撰写类似学术史的综述,并将其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这包括:

1. 构建完整、系统的知识网络

教师需从宏观视角提取课程主干要素或学科研究的基本问题,详细撰写每个问题的研究综述。将基础理论与研究成果融为一体,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点面结合的知识网络结构。这样学生既能全面掌握知识体系,又能理解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

2. 展示学科知识的动态生成脉络与前沿研究

教师所撰写的综述中应包含学科知识的动态生成过程及趋势。这不仅能还原知识的发现过程,还能让学生体验学科基本原理的生成及发展历程。前沿知识综述有助于学生了解当前研究热点和待解决的问题,激发其探索欲望。

3. 融入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

除了知识外,综述中还应包括前人研究中运用的方法和体现的思维方式等。这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前提,也是研究生教学中的必备内容。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科学研究的本质和方法论关系。

学生以主动学习的方式进行科研活动

在学生对知识进行宏观到微观的学习过程中,他们可以在了解前人研究成果和前沿问题的基础上,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主动探索。这一环节从教学角度来看,实现了传授知识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从学生角度而言,实现了课程学习与科研实践的衔接。

具体来说:

1. 学生根据自身需求主动获取知识

教师所写的综述虽覆盖了学科主干问题,但因个体差异,每个学生的兴趣点不同。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进一步主动获取知识,丰富个体知识结构。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同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2. 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

撰写综述是科学研究过程的第一步,也是培养科研能力的关键步骤。通过综述的撰写,学生可以全面了解前人研究成果,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综述撰写过程中的科研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使其形成渐进性和系统性。

教师以文献综述教学与学生撰写综述相互融通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紧密相连的。通过将教师的主干问题研究综述与学生的分支问题研究综述结合起来,可以形成有序的知识网络并共建研究资料库。随着新研究成果的出现教学内容应不断更新以反映最新的研究热点和前沿动态。从学生“写”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其知识获取与能力锻炼的自然衔接使教学知识有效地服务于科研。

“综合法”教学模式是一种既具系统性又具生长性的教学模式无论是知识的呈现还是学生能力的培养都体现出体系性、系统性且具有可持续性与开放性始终以研究生培养的法律和为指导和保障并尊重顺应学生的认知与成长规律。

(作者:杜辉 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严禁未面许可的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