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的完备程度
春日渐至,恰逢大中祥符元年的三月。春光烂漫,桃花纷飞。我的心情因即将揭晓的放榜时刻而愈发紧张。自幼我勤奋苦读,以脱离贫困,追求功名利禄及荣华富贵为目标,更为了实现心中“平天下”的理想。我,一个出身寒门的学子,能走到今日,已感万分荣幸。
科举之路漫长且艰难,其过程不仅时间长久、考核内容广泛深入,而且纪律严格。这样的辛苦让我们这些学子在科举之路上既感到痛苦又感到快乐。我来自永嘉郡安固县,家境贫寒,但父亲看到他人通过科举改变命运,便教导我好好读书,希望我能够通过科举进入仕途。
我自幼聪明好学,日诵数千言。在我年岁适当之时,父亲卖掉家中的母鸡换取资金,让我拜县里的名师为师,进入村塾读书。先生先教授我启蒙的读写及道德之语,后发现我志向远大,便倾囊相授儒家的经史之学和科举的利禄之学。夜苦读,未及冠已熟读,对历史、文学有着深厚的理解。
为了争取解送的“解额”,我和来自永嘉郡的读书人都在秋天里参加考试。我们永嘉郡人多,但解额有限,竞争激烈。经过严格的发解试后,我顺利获得了考生资格,并在考场中表现出色,考取了第一名,顺利拿到了“解额”。
进入礼部试后,我经历了严格的和考试。在等待省试放榜的日子里,我深感机会难得,不能辜负父母的期望和先生的。我努力备考,不断提高自己。终于,在放榜之日,我看到了自己的名字,我考上了,成为了天子门生。
省试发榜后,我并没有停止学习,反而更加努力地结交名人雅士,丰富自己的见识。终于到了殿试的日子,我在集英殿入场答题,表现优异。放榜时刻,我高分中榜,兴奋得昏了过去。之后我收到了盖有“入集英殿试讫”的号纸,我的白衣生涯结束了。
宋代是科举制度日渐完备的朝代,我们可以通过科举改变命运。虽然科举制度促进了社会的等级流动,但 also 使得儒学成为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如今的我已经不再是那个只想着通过科举改变命运的寒门学子,而是开始思考现实社会给予我们的更多机会。我们不再被“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所定义,现实中有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文献通考》、《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史》。
希望以上回答可以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