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一般几人有效?
近日,办公厅正式发布了《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推进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实施路径。
《指南》强调,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科学类课程教师等各方应协同合作,共同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完善与发展。其中,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统筹协师配备、资源整合、评价等方面的工作。例如,配齐配优科学类课程教师,确保每所学校都有专业的科学教师;建设区域科学教育中心,整合区域内的科学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教育行政部门还将实施科学素养动态调查,将实验等探究实践纳入评价体系,推动数字化赋能科学教育。
学校则是科学教育工作的主要实施场所。学校应聚焦加强科学教育课程实施,深化科学教育教学,改进评价方式,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等。例如,制定具体课程实施方案,强化科学教育在学校课程中的地位;推进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协同育人;加强校园科学文化建设,紧扣探究实践强化实验教学等。学校也要用好科学教育优质资源,通过提高科学类课后服务比例等方式,确保科学教育工作落地执行。
对于科学类课程教师来说,《指南》要求他们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通过转变教育观念、创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工作,切实提升育人实效。接下来,将加强部署、调度、培训及专家调研指导,督促各地抓好《指南》的贯彻落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