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毕业设计的主题
一、转自: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二、可持续的未来——四川大学艺术学院优秀毕业作品展(环境设计部分)
随着2024年钟声的敲响,我们欣喜地看到环境设计系本科毕业设计作品呈现出新的变化和独特之处。今年,毕业生们对设计选题的个性化解读与尝试,让评审老师们眼前一亮。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学生们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独特的创新思维,也反映了学院教学理念的有效性。
在过去,环境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作品主要关注设计的形式感、专业度与完成度。而今年,出现了两个引人注目的类别:人工智能与交叉类的作品,以及研究型的设计。尽管这些作品在完整性上还有提升空间,但它们独特的视角和大胆的尝试得到了评审老师们的认可,并成功入选今年的优秀毕业设计。
特别要提的是,今年环境设计系进行完整课程包教学的第二届学生,在毕业设计作品中呈现出丰富、多元和创新的面貌。这再次验证了课程包教学体系所构建的多元可能性教学链的有效性。
三、环境设计系本科部分
《咖啡烘焙工坊》
张粲、张曼由页、魏佳乐三位同学的作品,将新游牧生活场景与咖啡场景结合,打造出一个追求感官释放、兴趣人际交融、技术赋能生活的咖啡世界。他们融入咖啡作为饮品的感官体验、作为媒介的社交体验以及作为一种文化的创新形式的体验,使空间成为融合多元文化、数字玩造且充满社交活力的现代都市生活地。
四、《羌寨公共文化空间》
徐礼杰和张贺齐的作品,针对当地文化传习所荒废的现状问题,将单点的文化传习空间扩散延展,使整个村寨成为文化传习的一部分。他们应用羌族传统的空间元素、精神思想和适应现活的空间,建立了一个以居民参与、游客互动、多方协同为基础的“羌文化博物寨”。
五、《绿道景观》
王云天和杜明钊的作品,基于当前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与数字化产业背景,通过在天府绿道景观系统中引入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与VR虚拟交互技术,探索未来城市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路径。
六、《川西乡村文化与旅游微聚落设计研究》
周静怡和郑浩扬的作品,展现了一片充满生活气息的田园风光。他们希望通过对田园文化的深入解读和设计,使游客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到农耕劳作的乐趣,感受到乡村宁静自然的闲适生活。
七、《道明乡村民宿》
刘德明和黄煜骞的作品,以道明镇独特的竹编文化为背景,通过设计体验式旅游的方式,让游客深度参与和体验竹编艺术,为乡村旅游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
八、《雪山美术馆》
周思源和裴博雅的作品,以生态建筑为理念,设计了一座独特的异形美术馆。这座美术馆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旨在激发人们对自然美的热爱,提倡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九、《CLAB》
杨昊美和庞子辰的作品,以开放性、丰富性、反常规为核心的设计策略,旨在设计一个既能满足亚文化活动需求、体现亚文化风格特征的艺术活动中心。他们通过引入亚文化“Underground”的概念,以最直接的形式表现出来——即建筑向下生长,实现了隐蔽性以开放性的平衡。此外还有其他同学和研究生的作品展示等等。这次展览展现了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环境设计系学生们的才华和创新精神,也反映了学院的教学成果和实力。我们期待这些优秀的设计作品能够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美好和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