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店满减商家亏么


跨店满减优惠作为电商促销活动的常见策略,今年在某些平台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强化。除了常规的“满300减50”外,还推出了针对会员的“3000减240”、“满7000减560”等大额优惠券。这一策略似乎被部分消费者巧妙利用。像拉夫劳伦这类单价较高的商品,成为了他们凑单享受大额优惠的首选,随后又迅速被退回。这类商品在满减狂欢中成了实质上的“”。

在这一跨店满减规则的推动下,平台无疑通过促销活动获得了巨大的流量和交易额的增长。对于部分消费者在复杂规则下的“薅羊毛”行为,也引发了一些思考。这种为了优惠而凑单再退货的行为,不仅让消费者自身陷入疲惫,也背离了购物的初衷和真诚。

任何交易都应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电商促销活动也不例外。诚信交易的前提之一是规则的公平合理。跨店满减规则在设计之初,应当科学、合理,以支持公平交易,保障各方利益。由于规则的不完善,当前的跨店满减优惠反而催生了一种不诚信的消费行为:凑单享优惠再退货。这不仅让诚信受到了挑战,也了平台规则的不合理之处。

按照跨店满减的逻辑,消费者在多个商家购物,总额达到一定数量就能享受更高级别的优惠,这鼓励消费者购买更多商品以获取更多优惠。“七天无理由退款”规定在电商大促期间依然有效。作为活动的者和优惠规则的设计者,平台应该对消费者的行为有清晰的预判。但如果未能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大量凑单享满减再退货的情况,对受损的商家而言显然有失公平。

虽然消费者凑单享满减再退货的行为并未违反平台和法律的规定,但本质上是一种不诚信的消费行为,主要由平台的跨店满减规则引发。更甚者,一些商家为了说服用户在自家下单,竟然主动支招凑单其他家商品再退货。这些商家明知这种行为会给其他商家带来损失,仍然引导用户进行不诚信的操作,这不仅是不诚信的行为,甚至可能构成不正当竞争。在这个环节上,不合理的平台规则让诚信受到了严重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