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一月份活动主题


封面新闻

双11大促逐渐回归平淡:不见繁闹媒体大战,阿里不再举办猫晚

随着双11进入倒计时,尽管各大APP都在进行大力宣传,但今年双11的声音却显得较为平静。据可靠消息,阿里巴巴集团已确认不再举办双十一的猫晚活动,媒体也不再受邀到阿里巴巴集团观摩整个双11的数据分享和解读。在经历了长达十五年的辉煌和喧嚣之后,双11从一个热闹的购物狂欢节逐渐回归到了纯粹的促销活动,不再有过多的华丽包装和宣传手段。预售期进一步延长,流量和补贴主要集中在头部和腰部直播间,活动预算直接给予商家,消费者已经对此习以为常。刚刚步入十六岁的双11,虽然规模依然庞大,但正面临新的挑战。

回顾双11走过的这十五年,它从一个简单的促销日发展成为一个全民购物狂欢节,如今却有些鸡肋。从这一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市场消费的变化、买家的价格感知、卖家的商品变迁以及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双11不仅改变了我们的零售模式,同时也改变了消费者的购物理念。它不仅仅是一个“人造节日”,更是零售业的发展史。

双11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09年,当时淘宝商城CEO张勇想要打开一个新局面,于是在11月11日举办了一场线上促销活动,旨在打造一个属于淘宝商城的节日。从最初只有27个品牌参与,到如今涵盖数万家品牌,双11见证了电商的崛起和零售业的变革。

随着时间的推移,双11的规模逐渐扩大,从单一的线上促销演变为全球性的购物狂欢。销售额逐年攀升,参与的品牌和平台也越来越多。在狂欢的背后,也出电商的一些短板,比如支付问题、物流延迟等。但无论如何,双11都创造了一个奇迹,成为了全球最大的购物日。

随着电商的发展,双11的形式也在不断变化。从数据大屏的火热到猫晚的兴起,再到现在的回归平淡,双11见证了电商的繁荣与变迁。在热闹过后,双11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消费者收入的预期趋于谨慎,消费更加理性,追求性价比成为主导。综合电商市场增长承压,传统促销方式难以激发消费热情。

那么,双11的下一站在哪里?或许这需要我们共同探索和思考。无论如何,双11都将继续是零售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见证着电商的发展和消费市场的变迁。

【相关数据】历届天猫双11成交额一览:

2009年:5200万

2010年:9.36亿

2011年:33.6亿

2012年:191亿

2013年:362亿

2014年:571亿

2015年:912亿

2016年:1207亿

2017年:1682亿

2018年:2135亿

2019年:2684亿

2020年:4982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