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管道施工验收规范2010
4.0.3 阀门测试标准
阀门应进行壳体压力试验和密封试验。对于具有上密封结构的阀门,还应进行上密封试验,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1. 试验应以洁净水为介质。当不锈钢阀门试验时,水中的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25×10^-6(25ppm)。试验后应立即清除水渍。如有特殊要求,试验介质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2. 阀门的壳体试验压力应为阀门在20℃时最大允许工作压力的1.5倍。密封试验压力应为阀门在20℃时最大允许工作压力的1.1倍。若阀门铭牌标示最大工作压差或配带的操作机构不适宜进行高压密封试验,则试验压力应为阀门铭牌标示的最大工作压差的1.1倍。上密封试验压力也应遵循此规定。夹套阀门的夹套部分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压力的1.5倍。
3. 试验持续时间不得少于5分钟。
5.2.1 卷管焊缝位置规范
1. 卷管同一筒节上的两纵焊缝间距不应小于200mm。
2. 卷管组对时,相邻筒节两纵缝间距应大于100mm,支管外壁距焊缝不宜小于50mm。
3. 有加固环、板的卷管,其对接焊缝应与管子纵向焊缝错开,间距不小于100mm。加固环、板距环焊缝不应小于50mm。
6.0.2 焊缝检测要求
在焊缝上开孔或补强时,应对一定范围内的焊缝进行射线或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的合格标准应符合JB/T4730.2的规定,超声检测的合格标准应符合JB/T4730.3的规定。被补强板覆盖的焊缝应磨平,管孔边缘不得存在焊缝缺陷。
6.0.4 支管连接角焊缝规定
1. 支管连接的角焊缝应全焊透,其厚度应符合规定。
2. 补强圈或鞍形补强件的焊接质量应符合要求:补强圈与支管应全焊透;鞍形补强件与支管连接的角焊缝厚度应不小于支管名义厚度与鞍形补强件名义厚度中的较小值的0.7倍;其外缘与主管连接的角焊缝厚度应大于等于名义厚度的0.5倍;并且应与主管和支管贴合良好。
6.0.5 管道焊缝位置要求
1. 直管段上两对接焊心面间的距离应符合规定。
2. 管道焊缝的距离支管或管接头的开孔边缘不应小于50mm,且不应小于孔径。
3. 管道环焊缝距支、吊架净距不得小于50mm。需热处理的焊缝距支、吊架不得小于焊缝宽度的5倍,且不得小于100mm。
7.3.1 高温或低温管道法兰的螺栓热态紧固或冷态紧固要求
1. 热态紧固或冷态紧固的温度应符合表7.3.1的规定。
2. 紧固应在达到工作温度2小时后进行。
3. 紧固螺栓时,管道的最大内压应根据设计压力确定。设计压力不同,热态紧固的最大内压也有所不同。冷态紧固应卸压后进行。
其他条款内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