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减去成本等于利润
我们之前一直在探讨与金钱相关的话题,如资金流动、现金流等,也涉及了现金流与利润之间的紧密联系。那么今天,让我们来深入了解一下什么是利润。
在经济学中,企业的目标就是追求利润。没有利润,企业便失去了发展的动力。简单来说,利润就是的象征,它反映了企业的盈利状况。从经营的角度来看,企业的收入减去各种成本费用的剩余就是利润。而会计则会对收入和成本费用进行更为复杂的分类和核算。
那么,什么是收入呢?收入就是企业收到的钱。而成本费用,也可以理解为支出,即企业花费的钱。收到的钱减去花费的钱,就是企业所赚取的利润。虽然这个理念看似简单易懂,但在实际的企业经营中,许多老板却常常对其模糊不清,尤其是在对待成本费用的支出上。
在与企业家交流时,我发现一个普遍存在的矛盾:明明公司可能并未盈利,但老板却认为公司是在的。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权责发生制与现金流角度的差异;二是对公司应付未付的款项心中没底。
具体来说,老板们常常存在的误区有:
(一)将收到的钱等同于收入。
很多老板甚至会计人员都容易从现金流的角度理解这个问题。他们认为只有收到钱才是收入,但实际上,只要提供了商品或服务,即使没有收到钱,也是收入。对于未收到的款项,企业应尽快催收,以避免资金链断裂。但对于已收到的款项,老板们也需要谨慎使用,避免随意挥霍导致生产或采购资金不足。
(二)对未来必要支出缺乏规划。
无论是房租、员工工资还是各种税费,都是企业必须要支付的费用。许多老板更关注销售业绩和毛利,而忽视了这些固定支出的规划。这些固定时间要支付的费用可能会导致企业在某个时间点出现,影响企业的生存。
(三)过分看重业绩和毛利,忽视现金流的重要性。
追求发展速度的企业可能会采取降价和延长账期的促销手段。虽然降价可以带来业绩的增长,但延长账期可能会导致客户占用供应商的资金,给供应商带来额外的现金流压力。没有现金流的支持,再高的业绩和毛利都是徒劳无功。企业需要重视现金流的重要性,确保企业的生命线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