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话法分为哪几种
深夜的客厅,传来了争吵的声音,场景如同昔日重现。母亲突然闯进孩子的房间,焦虑而急切地夺走了女儿手中的手机:“整天就知道玩手机!作业写完了吗?”女孩红着眼睛,愤怒地大喊:“你除了骂我还会什么!”你是否也曾经遇到过类似的情形呢?如何在这种亲子矛盾中找到突破口?这篇文章或许能带给你启示。沟通不善或许是造成大部分亲子矛盾的源头。今天,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心理学上的“黄金对话法则”,化解叛逆期孩子与家长之间的矛盾。
很多父母在面对孩子的叛逆行为时,往往采取无效的评价方式,如:“你怎么又在打游戏?真贪玩!”这样的评价往往会引起孩子的抵触情绪。实际上,心理学实验证明,描述具体行为而非评价人格时,更能降低孩子的防御心理。比如:“妈妈注意到你连续玩了3小时,比昨天多1小时。”这样的陈述更能引起孩子的关注和理解。
情绪失控也是无效沟通的一种表现。当父母情绪失控时,往往会引发孩子的抵触情绪。当父母用第一人称表达感受时,孩子更容易产生共鸣。比如:“看到你长时间低头玩手机,妈妈颈椎都开始疼了。”这样的表达方式能够激发孩子的同理心。当父母学会运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情感,家庭中的冲突就会得到有效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