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干马蜂窝的吃法


在遥远的非洲南部,有一种名为蜜导鸟的神奇小鸟,尽管它的名字温柔而悦耳,但它的行为却带有几分狡黠和机智。甚至在科学界,它们被誉为“天使与魔鬼的化身”。

这种小鸟深谙与人类的合作之道。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丛林中,它们巧妙地利用人类来采集蜂巢上的蜂蜡。它们知道野生蜂巢是珍贵的宝藏,但同时也知道直接攻击蜂群只会招致蛰伤甚至生命的危险。当它们发现蜂巢的所在后,蜜导鸟并不会贸然行动,而是寻找人类采蜜者。通过独特的鸣,它们引导人类到达蜂巢的位置。在人类收获蜂蜜后,这些小鸟便心安理得地享用剩余的蜂蜡。这种合作方式既利人又利己,人类和蜜导鸟彼此各取所需,而且将风险降至最低。

早在1588年,一位葡萄牙传教士在莫桑比克就曾记录下这种小鸟的神奇行为。他注意到这些棕色的小鸟不仅以蜂蜡为食,还能通过鸣吸引人类的注意,将他们引到蜜蜂的巢穴附近。人们冒着危险采集蜂蜜后,鸟儿便享受美食。这种奇妙的合作方式让人们惊叹不已,仿佛这是神明的指示。

对于剑桥大学的斯波特伍德博士来说,研究蜜导鸟是一项充满魅力的挑战。当他还是一名少年时,就曾被这种鸟的特殊行为深深吸引。成年后成为科学家的他,决定深入研究这种能够利用人类的鸟类。他与团队访问了瑶部族的多名男子,这些男子从孩提时代就能理解蜜导鸟的并跟随它们找到蜂巢。这些瑶部族男子与蜜导鸟之间似乎有着天生的默契,他们认为这些鸟儿是他们部族的一员。科学家们发现,与瑶部族的采蜜人合作寻找蜂蜜的过程中,蜜导鸟不仅发挥了寻找蜂巢的专长,还主动利用人类的长处。这种双向交流是生物间绝妙的合作范例。

斯波特伍德研究小组还仔细研究了蜜导鸟的以及瑶部族蜂蜜猎人与之沟通的声音。他们发现,蜜导鸟的虽然简单,但却非常有效。当它们发现蜂巢时,会发出特定的来通知瑶部族的采蜜人。瑶部族的猎人则根据需要使用特定的声音与蜜导鸟沟通。这种沟通方式使得他们合作更加紧密,大大提高了找到蜂巢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