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成本可以分为哪三类
今日,《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正式发布。该方案从深化、促进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健全物流枢纽与通道网络等多个角度,对如何降低及降低哪些物流成本进行了全面规划与部署。
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降至约13.5%
本次方案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到2027年,通过优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调整货物运输结构,力争将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降至约13.5%。据发展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物流室副陆成云介绍,这一数字不仅反映了物流行业的成本效率,更体现了产业链供应链的质量。从2023年的14.4%降至13.5%,意味着物流总费用预计将减少超过1万,这将为企业带来显著利润增长。
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型,全面推动
值得注意的是,《行动方案》将“推进铁路重点领域”作为首要任务。方案鼓励制定实施铁路货运市场方案,推动铁路货运向铁路物流转型,并大力发展稳定高效的直达货运班列,探索高铁快运功能。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物流工程系张晓东认为,这一变革将解决长期困扰铁路货运的发展战略定位问题,推动铁路传统货运向现代物流的历史性转变。
针对“新三样”出口推出创新举措
方案还注重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的融合发展,特别针对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新三样”的出口物流推出了新的举措。通过加强港口仓储设施建设、提升新能源汽车物流工程、探索发展集装箱运输等方式,保障“新三样”的物流安全和畅通。
建设物流枢纽经济区,优化生产力布局
《行动方案》强调健全物流枢纽与通道网络,支持相关城市探索与物流枢纽协同发展的新模式。建设物流枢纽经济区,关键在于一体化的规划和建设,形成供应链为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发展新模式。
多城市推出新举措,提高运输时效
各地围绕行动方案中的方向,积极推出新举措以降低物流成本。淮安港与全球航运企业合作,打通内河支线与远洋干线,为进出口企业开辟新通道;湖南株洲推出直达货运班列,提高运输效率;山东淄博则通过数据平台实时分析物流数据,降低运输成本。这些举措旨在提高运输时效,为进出口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物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