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运输管理制度及流程
干线传输犹如物流体系的主动脉
一、干线运输的概念及特点
干线运输,顾名思义,是指货物从大的集散地到另一个大的集散地之间,点到点的主要运输线路,恰似大树的主要枝干,承担着批量货物在大流向上的运输任务。其特点显著,易于在物流体系中辨认。
1. 货量大:干线运输主要解决在两个或多个货物集散点之间的运输,需整合同流向的货物。
2. 点到点:干线运输仅在集散点与集散点间运作,不涉及集散点前的散货收集和之后的末端配送。
3. 线路固定:在特定范围内,货物集散点形成的固定线路不会轻易变动。
4. 运距长:干线运输通常是中长距离运输,覆盖跨城市、跨省乃至跨国运输。
二、干线运输的重要性
作为物流运输的主动脉,干线运输承载着货物在点到点之间的运输任务,是物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意义主要体现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以及便于组网。
1. 降低成本:通过集中运输,分摊下来的货物单位运输成本较低。
2. 提高效率:在货量达到一定程度时,操作方式可标准化,提升效率。
3. 易于组网:作为物流体系的主干,干线运输使线路清晰简单,网络规划更为高效。
三、干线运输的运营要点
1. 线路规划:根据货量评估线路是否支持运营,对于多点间的干线还需精细规划线路顺序。
2. 站点建设:站点是干线的基础设施,需提前准备场地和办公设施。
3. 货源:无货则无从谈起运输,需提前准备充足的货源。
4. 车辆调度:调度好车辆才能执行运输任务。
5. 在途监控:掌握货物的位置和预计到达时间,进行在途监控。
6. 安全保障:关注防震、防潮、防雨等措施,确保货物安全。
7. 单据管理:单据是重要的信息媒介和未来争议的凭证。
8. 多式运输:选择适合的运输方式,融入线路规划中。
9. 跨国物流:考虑铁路、公路、航空等运输方式,根据目的地选择合适的方式。
四、干线运输的新模式与趋势
1. 多式联运:采用多种运输方式进行联合运输,降低成本。
2. 运输:将分散的货源进行二次集结,满足运营需求。
干线运输犹如物流体系的主血管,在运输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线路时效和成本能力的主要承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