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地区最大的狗市场


陕西细狗,体态俊朗、动作灵活,拥有出色的耐力和漂亮的外形,聪明而独特。它们是古老的犬种,被誉为东方猎犬,与山东细犬共同构成了细犬的两大主要分支。在陕西,它们又被称为细狗。陕西细狗的血统源远流长,但进入新世纪后数量急剧减少,几乎濒临灭绝。近年来在爱狗者的努力下,它们的数量开始逐渐增长。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探索陕西唯一的本土犬种,猎犬界的“名将”。

早在秦朝时期,陕西细狗就已参与到活动中,尤其是追逐野兔的场景更是让人赞叹不已。陕西关中地区的“细狗撵兔”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形式。《史记·列传》中就有关于这一活动的记载。到了唐代,皇室娱乐活动在蒲城民间流传开来,形成了细狗撵兔的民间竞技活动习俗。这一传统在元宵节、端午节、腊八节时尤为盛行。

宋代宫素然的《明妃出塞图》中描绘的猎狗形象,实际上就是陕西细狗的古老形象。这一犬种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可见一斑。

陕西细狗的特点在于头窄嘴细,身高近一米,身形紧凑,毛发光亮。它们气质高雅,形态优美,性格温婉,生命力强,耐粗饲,适应性广。独特的形态特征使得它们与其他犬种有所区别,耳朵和尾巴上的饰毛尤为引人注目。

与世界名犬灵缇相比,陕西细狗可能速度稍逊,但它们转弯灵活、耐力出众。渭南的爱狗者兰羊所养的“黑龙”便是这一特点的生动体现。这条纯种黑色的雄性细狗,身体纯黑,毛发纯正,聪慧俊美,奔跑能力极强,被兰羊视为珍宝。

这一优秀的犬种也曾面临灭绝的危机。2006年,一篇关于陕西细狗现状的帖子在网上迅速传播,引起了爱狗者的关注。发帖人孙荣辉对陕西细狗的境况深感忧虑:“陕西细狗是古老且珍稀的犬种,农忙时它们看家护院,农闲时则参与撵兔活动。它们聪明、忠诚,对陌生人充满敌意,是很好的护卫犬。”

渭南爱狗人杨珉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陕西细狗聪明程度远非德国牧羊犬所能比。”在2003年到2005年间,陕西细狗的数量急剧下降,濒临灭绝。幸运的是,孙荣辉和一些爱狗者开始奔走于关中地区,为这些濒临灭绝的细狗拍照、建档,并寻找优良的种狗以优化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