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历年计发基数


近期关于月平均缴费指数及其与深圳市社平工资关联的问题,受到了许多朋友的关注与咨询。我们都知道,月平均缴费指数或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是退休时计算养老金的重要因素之一。缴费指数或工资越高,养老金相应也会越高。

养老金的核定单中明确显示了这一数据的重要性。除此之外,社保的缴费年限以及退休时当地的社平工资(近年来逐渐改为养老金计发基数),同样是决定养老金高低的另外两个关键因素。

月平均缴费指数的计算是基于每月的缴费工资以及退休地当年公布的社平工资(或养老金计发基数)。许多尚未退休的朋友都想知道自己的养老金大概数额,希望提前进行估算,因此了解这些数字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去年曾分享过深圳历年的社平工资数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料已显得陈旧,未更新至最新的数字,给朋友们查询带来不便。今日重新整理并分享更新后的统计数据。这些表格资料是笔者线上查询深圳社保历年公布的数据,并结合一些朋友提供的珍贵资料整理而成,尽管笔者已尽力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但仍欢迎并感谢朋友们随时指正。

需要注意的是,笔者统计的是当年度公布并执行的数字。例如,2016年公布的是2015年度的社平工资,但该数字适用的时间范围是2016年7月到2017年6月。

接下来,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退休时的月平均缴费指数是如何计算的。月平均缴费指数的计算公式为:每月的缴费工资基数除以退休地(如深圳)对应的上年度全市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即社平工资),得出每月的缴费指数。然后将每月的缴费指数累加,再除以总缴费月数(例如310个月),即可得到月平均缴费指数。

公式具体为:月平均缴费指数 = (A1÷B1+A2÷B2 …… AN÷BN) ÷N。其中,A1、A2……AN代表参保人员退休前1年、2年……N年的每月缴费工资额;B1、B2……BN代表参保人员退休前1年、2年……N年当地的社平工资;N代表参保人员实际缴纳养老保险费的月数。

朋友们若想计算自己的月平均缴费指数,不仅需要了解退休地的历年社平工资金额(如上述表格所示的深圳近32年的社平工资),还需要清楚自己每年的每月缴费工资(社保系统中的历年缴费明细均可查询)。

对于有视同缴费年限的缴费指数计算方法,朋友们可查阅我之前的分享。特别提醒一点,近年来很多地方在计算养老金时,已经开始使用养老金计发基数替代社平工资,深圳便是其中之一。当年度公布的社平工资与养老金计发基数可能存在差异,朋友们在计算时需特别注意。例如,深圳从2020年开始使用养老金计发基数进行计算,数值可能与传统公布的社平工资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