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没有归属感短句


日前,“大城市给了你漂泊感还是归属感”的话题登上了热搜。那些身在大城市的“异乡人”,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因为工作,白雪来到了北京,这一待就是11年。初来乍到,新鲜感和压力并存。面对租房问题,预算有限的白雪只能选择合租。与室友的磨合过程中,因为性格差异,她经历了许多痛苦。频繁搬家的经历让她一度感到焦虑。虽然工作忙碌,但总会遇到一些不友好的眼光。家中曾劝她回老家,但她拒绝了。她认为大城市有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也允许选择不一样的生活方式。但内心深处,她始终认为那里不是她的故乡。

刘芳在北京已经生活了16年,她和家人一直在努力适应大城市的生活节奏。虽然收入不断增加,但始终有一种强烈的漂泊感。她分析过自己缺乏归属感的原因主要是物质层面,因为户籍问题,孩子的教育成为一大难题。虽然许多人都有乡愁,但她觉得大城市给予她更多的是漂泊感。

也有一些人把大城市当作第二故乡。罗燕便是其中之一,她在北京生活了21年。她喜欢热闹的街道和胡同,对这个城市十分熟悉。比起老家的安静,她更适应大城市的节奏。她觉得大城市的文化资源多,精神需求更容易得到满足,工作机会也相对均等。这些都是让她产生归属感的原因。

北京市的统计公报显示,年末常住人有一部分是外来人口,这些人在大城市漂泊,有时也容易感到归属感的缺失。归属感的获得其实需要个人积极投入,与周围人互动。有的人在北京上海等大都市生活多年,但仍然觉得住的地方只是歇脚处,没有家的感觉;而有的人则无论走到哪个城市都有满满的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