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侵蚀和下蚀的区别


(1)河流流向的判断

河流流向的判断方法,在地理考试中主要运用以下三种方式:

①地势因素:河流一般从地势高的地方流向地势低洼的地方。

②海陆关系:河流由陆地流向海洋。

③干、支流关系:一般由支流流向干流。干流通常较为粗壮且平直,而支流则可能较为弯曲和细小。

(图略:干流与支流的区分)

(2)流水的侵蚀作用

流水的侵蚀主要分为下蚀、侧蚀和溯源侵蚀三种方式。

初期,流水主要进行下蚀和溯源侵蚀,使得河谷加深并变长,呈现“V型”横剖面。

中期,流水以侧蚀为主,同时辅助下蚀,使得河谷在加深的同时展宽。

后期,流水主要以侧蚀为主,河谷不断展宽,横剖面呈“U型”。(图略:河谷的3个发育过程)

(3)牛轭湖的形成

河流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开始偏转并变得弯曲。流水的侵蚀作用主要在凹岸,而凸岸则发生堆积。随着河流的不断侵蚀和堆积,河流越来越弯曲。当洪水来临时,凹岸的冲刷更加剧烈,导致两个较近的凹岸逐渐靠近并最终连接成新的河道。原先被废弃的河道形成月牙状的牛轭湖。(图略:牛轭湖的形成过程)

例题简析及答案

答案:AD、BD

精讲精析:

(1)识别牛轭湖。牛轭湖是河流截弯取直后的产物,形状呈弯曲的月牙状。从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三个明显的牛轭湖。

(2)分析长江古河道的南岸地区。长江古河道即那三个牛轭湖所在的位置,它们南部的地区即为长江古河道的南岸,因此选择BD。

(3)探讨截弯取直的影响。截弯取直使原来弯曲的河道变平直,缩短了航运路程,但也可能增加航运的风险并有利于洪水期的。因此选择AD。同时需要注意在地理高,“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原理的应用十分关键。(图略:凹岸与凸岸的不同规划)关于凹岸与凸岸的规划利用,有以下两个要点:

①凹岸侵蚀,因此处水深更适合建设港口,同时水流更湍急,易发洪水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