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是重工业吗


每天清晨,在广州市黄埔区的广本路1号,广汽本田工厂的物流车繁忙进出,各种零部件汇聚于此。工厂内,机械手臂不停地挥舞,生产线上一片忙碌景象,大约一分钟就有一辆新车缓缓驶下生产线,随后被发往全国各地。

回望历史,广东的汽车工业之路可谓历尽艰辛。早在1985年,广州标致的成立让广东跻身全国汽车生产的行列,实现了“轿车梦”。广东的造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广州标致因种种原因无奈退出历史舞台后,重组之路困难重重。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曾表示,当时面临的难题包括合作伙伴的退出、生产资质的保留、资产的处理、人员的安置以及全球寻找合作伙伴等。外界对广东的造车能力也持怀疑态度。

经过艰难的谈判,广汽成功收购了广州标致的法国标致股权,保住了广州汽车工业的“入场券”,并选择了本田作为新的合作伙伴。197月1日,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拉开了广东汽车工业迅猛发展的序幕。乘着家庭用车普及的大潮,广东汽车工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当年推出的雅阁车型便供不应求,市场加价现象普遍。

广汽本田的成功效应为广东汽车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随后,日产、丰田、大众等国际巨头纷纷落户广东,进一步强化了广东的汽车工业集群效应。广东汽车工业逐渐实现了结构多元化,从依赖日系品牌到涵盖日系、欧美系、自主品牌的竞争格局。

要从汽车大省迈向汽车强省,唯一的路径就是坚持不懈地自主创新。通过合资合作,广东汽车工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要掌握核心技术,必须全力打造自主品牌。广汽集团的原副总经理何焰辉表示,即便要拿出过去十年积累的所有成果,也要把自主品牌做大做强。

从零开始,广东汽车人一步一个脚印地正向研发,成功打造了属于自己的生产体系。如今,广东汽车工业已经形成了自主创新能力,并在部分核心技术上实现了领先。广东省的汽车产量位居全国第一,并且按照规划,到2022年,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将在广东取得实质性进展。

回顾广东汽车工业70年的发展历程,其能成为汽车制造业的龙头之一,得益于紧住开放的历史机遇,以开放务实的态度坚持合资合作与创新驱动。对外开放是基本国策,但仅有开放是不够的,必须结合企业实际、市场需求、地域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合资合作。从汽车工业起步阶段的技术引进到消化、吸收再创新,这是广东汽车工业发展的真实写照。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迎来能源和第四次工业的性变革。唯有继续坚持开放引领、创新驱动,在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领域不断加速发展,广东汽车工业才能巩固并扩大市场领先地位。

统筹:陈枫 罗彦军 曹斯 郑佳欣

脚本、配音:郭小戈

拍摄:石磊(部分素材由受访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