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花鸟鱼虫市场


自从明朝末期开始,红绿彩与青花元素相融合,逐渐演变出青花五彩的瓷器。红绿彩并未因此消失。

实际上,红绿彩的烧造技术继续向南发展,从景德镇迁移至福建漳州,成为红绿彩的另一个重要产区。现今我们所欣赏的红绿彩作品,多数来自福建漳州窑。这些瓷器的器型大气而精致,画面也有了许多新的变化。

漳州窑的红绿彩中,以花鸟图案居多,画风大气、粗犷且随意,展现出漳州红绿彩独特的艺术魅力。颜山美术馆的李颜荀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一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降龙伏虎罗汉图案的红绿彩。这一图案在红绿彩陶瓷制品中极为流行。

不同于其他同类作品中的孔雀蓝彩人物、龙纹和虎,漳州红绿彩的降龙伏虎罗汉图案中的老虎采用的是彩料。据李颜荀老师透露,全球漳州窑红绿彩中带有老虎的降龙伏虎罗汉图案红绿彩仅有三件。

尽管在青花配色盛行的时期,漳州窑的制品上却鲜有青花釉料的出现。从历史角度看,漳州窑是外销瓷的重要窑口,为何不用青花呢?这实际上与国外市场对红绿彩的喜好有关。红绿彩的色彩搭配在国外市场受到广泛的接受和欣赏。

在漳州窑全球外销的辉煌时期,景德镇的瓷器生产曾为其铺设了道路。但由于万历时期的,景德镇的窑业发展受到影响,一度暂停了外贸瓷的供应。这一时期,漳州窑的发展填补了景德镇的外销市场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