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的二八原则改善重点


帕累托图,得名于著名的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多·帕累托的名字,又称为柏拉图、排列图或主次图。这是一种按照发生频率大小顺序绘制的直方图,用于揭示哪些结果是由已确认的类型或原因所造成的。

关于柏拉图的特点介绍:

1. 柱形部分在图表中代表数值大小,按照从左至右、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2. 折线部分展示的是累计比率,每一个坐标点的折线点值都是前面所有数值的累计值与总值的比例。

3. 折线最后一个点的值应该为1,代表所有的累计比例。

帕累托图的原理基于帕累托法则,也就是广为人知的“二八法则”。这一法则认为,大约80%的问题是由20%的原因造成的。那么,帕累托图在数据分析中的实际意义是什么呢?

在帕累托图的帮助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数据的分布情况。例如,在销售行业中,利用帕累托图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哪些产品贡献了大部分的销售额,从而更合理地分配资源。在质量管理中,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出导致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以便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帕累托图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数据分析场景。

那么如何制作帕累托图呢?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教程:

需要上传相关的数据。以销售数据为例,需要包含产品名称和订单金额两个字段。然后,按照订单金额由大到小进行排序。这一步可以通过添加计算字段并使用窗口函数公式实现。公式为:row_number() over(partition by 产品名称 order by 订单金额 desc)。接下来,按照排序计算累计金额和累计比率。利用这些数据分析结果制作帕累托图。图中的维度包括产品名称,数值包括订单金额和累计比率,图表类型选择双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