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企业的主要劣势5点
不论是在学术界还是企业界,关于战略的概念及定义都有着丰富的探讨,各种战略流派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但究其本质,战略始终需要回答三个核心问题:在哪里?去哪里?以及如何前往。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如何去”是一个关于战略执行的问题。但在方向未明确之前,谈论如何前往似乎并不那么重要。首要之事仍是回答“去哪里”,也就是明确企业的终极战略目标:未来要成为什么样的公司?在追寻这个答案之前,企业必须首先认清自身的现状,明确“我们目前是什么样子”。不了解自身位置,便无法确定前进的方向。
回答“未来成为什么样的公司”这一战略问题并非简单之事。背后包含了对企业战略的深入思考与沉淀,并非仅通过简单概括的企业愿景就能全面涵盖。即使浓缩成企业愿景,也必须系统地阐述企业的核心能力、客户价值以及战略定位等核心要素。否则,这只能沦为空洞的口号,无法切实指导现实路径。
在实践中,多数企业在回答“未来成为什么样的公司”时,常面临以下三个典型现象:
很多企业的战略口号虽然听起来很美,但却往往缺乏具体的内涵和清晰度。例如,“做大做强”这样的口号虽然响亮,但具体如何做大、何为做强却语焉不详。对于规模、客户数量、主业或是业务组合等关键问题的模糊不清,使得战略无法清晰化,也难以形成全的共识。
尽管愿景代表着未来,但它必须能够对现在产生牵引和指导作用。否则,愿景可能永远只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梦想。许多企业在战略定位上的不明确还表现在缺乏落地的执行路线图,不知道如何走向未来。即使未来的方向被大声喊出,如何实现却仍然是个未知数。正如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所说,要用确定的战略来应对不确定的未来。这既包括明确的战略定位,也包括落地的执行路线图。两者缺一不可。
即使战略定位和战略路径都已经清晰,企业在构建战略落地、战略执行与战略复盘的闭环管理系统上仍然面临挑战。这是形成企业战略能力的关键过程。如果无法形成闭环,企业的战略能力就无法构建。遗憾的是,在实践中,多数企业往往缺乏这种能力,要么是战略定位不清晰,要么是战略执行不到位,甚至两者都做不好。管理层往往忙于业务琐事而忽视了真正的战略思考。围绕“未来成为什么样的公司”的战略问题建立有效的闭环系统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关乎公司的未来方向,更是实现长期发展的基石。“未来成为什么样的公司”这一问题的回答需要企业在未来的战略定位、实现战略的路线图以及借助战略执行的持续迭代来构建企业的战略能力等多个方面下功夫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