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小人很灵的方法


最近,闺蜜遇到了一件烦心事。她的一个同事总是无理由地针对她,不配合工作,沟通时态度冷淡,甚至时不时给领导打一些小报告。这个同事几乎得了同部门的所有人。

闺蜜尝试正面应对,结果在会议上公开与之争执,最后领导批评了两人,并要求闺蜜写检讨。之后,她选择以牙还牙,结果反而使局面更加混乱,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了影响。

看到闺蜜如此焦虑,我给她一个建议:试试无视那位同事一段时间。无论他说什么做什么,都尽量不去理会,给他一种“我根本不在乎你”的感觉。过了几天,其他同事都称赞闺蜜的做法,纷纷表示受到了启发。这一刻,闺蜜才明白:面对小人,最好的报复就是无视。

今天,我们要聊聊的话题是:面对他人的无端和伤害,如何清醒而科学地选择无视。让我们先看一个场景:你和喜欢的男孩在一起了,他收到一个聊天记录截图,上面是一个不认识的女孩,造谣你说风评很差、人品不好……你会如何处理?记住你的答案,再来看另一个场景:一个同事悄悄向领导打你的小报告,领导请你进办公室询问你的解释。你会如何应对?

是不是想立刻跟造谣者大吵一架?是不是想弄清楚TA为什么要这样造谣?如果是这样,这些反应都很正常,你确实需要表达自己的不满。但很多时候,面对真正的小人时,这种方法往往无效。因为你的反应过于“寻常”,了真实的想法。小人会利用你的情绪,进一步伤害你。

社会心理学中有一个现实冲突理论,指的是资源的有限性会导致人与人之间发生冲突,并造成偏见和。小人的攻击本质上是一种偏见和,他们给你扣上子虚乌有的帽子,以抢走你的男友或岗位。一旦你对此毫无章法地反击,就会陷入的立场,被小人牵着鼻子走。

而无视,是更明智的做法。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无视能让你不会试图去修正他人的偏见和。比如,告诉男友:“我不是她说的那种人,你愿意信就信,我不想多做解释。”或者告诉领导:“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说我,但我不是这样想的,我也没做这样的事。”无视不是认怂怕事,而是绕开被偏见、被、被攻击。这能帮助我们不被拉入对方的圈套里,避免消耗过多的精神能量。既能让小人无机可乘,又能最小化自己的伤害。

前文提到的闺蜜案例,自从被小人针对后,每天都在自我否定:“是不是我不够好,他才会那么讨厌我?”小人的偏见唤醒了她对自己的厌恶感。本来就不太自信的她更加自卑。而选择无视则不同,它可以带来良好的自我感觉。其实这背后蕴三个心理学原理:

1、无视可以带来良好的自我感觉。有目的性的逃避,可以是一种健康的问题解决方法。生活太复杂了,我们没力气逐一摆平生活中的所有事。面对一些不重要但棘手的问题,不如先放一段时间再说。当我们一点点攒到勇气时就能变得更勇敢、更强大。

2、无视可以增加旁观者干预的可能性。小人之所以是小人,就是因为他们心胸狭隘、容易嫉妒他人、实际又懦弱无能、只敢在暗处搞小动作、不敢把事情闹大。他们害怕一旦被更多人知晓就会有人坏了自己的好事、他们的真面目。而无视小人则能释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去联系真正对自己好的人他们或许会帮你一把、站在你这边、给你出出主意。只要他们愿意给与善意就能帮你搭建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而这个系统也是我们应对小人和生活危机的力量源泉之一。

3、无视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自己的利益。有学者进行过社会学实验发现刚硬地反击那些激怒你的人会让他们变本加厉地激怒你。比如陷入自证陷阱:越是想要证明自己的清白越被人抠细节、泼脏水。哪怕你是清白的最后都会惹得一身腥。因此反击小人虽然有机会可以摆平麻烦但概率很小因为你不了解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不知道他会做出何种反应。反击、责怪、抗争都是未知的“博弈”可能使你的利益、健康受损。而无视就成了一种自保的明智之策。不做辩解因此不留诟病;不表愤怒因此不招。当然无视之后对方也可能会变本加厉但这反而能让我们抓住一个关键:不是无视这个方法无效而是眼前这个人没救了。此时如果你的身心健康受到了影响就需要考虑是否该离开这个糟糕的环境另择良木了。

闺蜜的“无视”在部门里引起了好风气:小人继续作妖但同事们都默契地无视他。时间长了领导也觉得小人“戏特别多”甚至在会议上批评:“大家都认真做事就你像跳梁小丑一样!”在这之后小人也安分了许多。无视是“用最小的力做最大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