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资产减值会计处理


前面的文章,我们详细介绍了无形资产的概念、确认条件以及初始计量等内容。今天,我将继续和大家探讨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及处置的相关准则。

无形资产与固定资产类似,都需要定期进行价值消耗的计算。但不同于固定资产的折旧,无形资产的价值消耗被称为摊销。无形资产的摊销主要依据其使用寿命来确定。那么,如何判断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呢?这需要根据该资产的有关信息进行判断。

如果法律法规或合同明确了该无形资产的使用年限,那么其使用寿命不应超过合同或法律规定的期限。例如,商标权、专利权等都是有明确期限的。对于没有合同或法律规定的无形资产,我们需要综合考虑行业状况、专家意见等因素来合理确定其使用寿命。如果以上两种情况都无法确定,那么就将其视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

对于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我们需要进行分期摊销。无形资产的摊销金额通常会计入当期损益,除非有特别规定。当月增加的无形资产,从当月开始摊销;当月减少的无形资产,当月则不进行摊销。这一环节的操作与固定资产的折旧有所不同,需要特别注意。每月的摊销分录一般如下:

借:管理费用(自用时)

其他业务成本(出租时)

制造费用/生产成本等

贷: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包括直线法、产量法等,应根据与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来决定。例如,如果一项50万的专利权有10年的受益期限,采用直线摊销法的话,每年需要摊销5万。需要注意的是,无形资产的净残值一般设定为0。

每年年末,企业都需要对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进行复核。如果存在减值迹象,无论使用寿命是否确定,都需要进行减值测试。无形资产的处置也需遵循一定的准则。当出售无形资产时,要将取得的价款与该无形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当无形资产无法再为企业带济利益时,应将其报废并转销,其账面价值计入当期损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