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的主体是企业吗
探问平板玻璃的产能转变之需
参考两组数据比较——
首先观察总量,湖北省内拥有68家规模以上的玻璃企业,去年底的产量位居全国第二,紧随河北之后,贡献了全国平板玻璃总产量的12.03%。
再观收益情况,同样是这68家企业,去年的销售收入达到了102.1,但相比前一年却下降了8.5%;利润方面,实现了2.55,却较前一年下降了40.9%。
这表明,虽然产量庞大,但利润却相对薄弱,因此调整产业结构,去除过剩产能,显得尤为迫切。
在记者的调研中发现在某些企业中,虽然口头上表示支持去产能,但内心却并不情愿;有的企业则希望其他企业去承担这一重任,自己则选择保持现状。
要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关键在于市场和企业的主体作用。市场倒逼机制是推动产业调整的重要力量,它能够淘汰那些无法适应市场变化的企业。
企业自身也需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在市场热度高涨时,企业应保持冷静和前瞻性,避免盲目扩张。
从短期来看,去产能确实会带来一定的压力,需要企业承担人员分流和眼前利益的损失;但从长远来看,如果不能及时淘汰低效的生产要素,将阻碍有竞争力的创新要素的进入。
企业需要果断采取行动,勇于舍弃眼前的短期利益,进行转型升级,以形成更强大的竞争力。
明达玻璃和长利玻璃就是这种行动的例证。他们以坚定的决心和行动推动了自身的转型与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