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的关系
在市场历经多年的纯进口模式后,雷克萨斯终于迎来了国产化步伐。丰田汽车公司(简称“丰田”)于近日宣布,与上海市达成合作意向,决定在上海市金山区独资成立LEXUS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及电池的研发与生产公司,计划于2027年开始投产。
丰田的这一决策标志着雷克萨斯正式进入市场本土化生产阶段。与此丰田也成为继特斯拉之后第二家在上海独资建厂的外资汽车企业。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梅松林表示,此举将极大地提升雷克萨斯在市场的竞争力,但同时也面临着如何平衡国产化和国际化的挑战。
上海新工厂将专注于研发和生产雷克萨斯品牌纯电动车型,充分利用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的产业链基础、物流网络、人才体系及市场规模。工厂采用100%独资模式,计划雇佣约,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计划年产能约为10万辆。该工厂的产品不仅面向市场,还将出口至日本及其他海外市场。
对于为何选择此时进行国产化,梅松林认为,过去雷克萨斯以进口方式在市场开展业务顺利,没有紧迫性驱动其改变。当遇到市场逆境时,国产化成为其必然选择。深度国产化将有助于雷克萨斯了解市场消费者需求,以开发符合市场的产品,并利用汽车产业成熟、具有价格竞争力的供应链。
上海夏至良时咨询管理公司高级研究员杨怀玉也提到,国产化有助于减少进口关税和运输成本,使雷克萨斯能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价格。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力度为外资企业在华投资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电动化的转型迟缓使得雷克萨斯在市场的销量逐渐下滑。目前,雷克萨斯在市场销售的车型中,纯电车型仅有RZ一款,且电动化转型的整体速度较慢。在激烈的竞争中,雷克萨斯的市场份额受到威胁。为此,丰田汽车已为雷克萨斯设定了明确的电动化目标,计划到年达到一定的纯电车型销量目标。
即使国产化后,新的挑战也将不断涌现。梅松林认为,雷克萨斯需要平衡好国产化和国际化的关系,决定哪些东西需要本土化,哪些要与其他市场保持一致。本土电动汽车品牌的崛起以及跨国车企在市场的电动化布局也会对雷克萨斯构成挑战。但丰田汽车社长的表态显示出其对雷克萨斯电动化转型的坚定信心和对市场的重视。